

1.
動詞
用槳撥水使船行動。
2.
形容詞
合算;劃算。
3.
動詞
用尖銳的東西把別的東西分開或在表面上刻過去、擦過去。
1.
亦作“撶”。
2.
劃子,小船。
1.出自《城守篇·守御下》急募善樴,載鍬乘劃,銜枚夜出。
3.
合算。
1.出自《天魔舞》坐得三四倍的利潤,真正劃得過。
2.出自《我們黨的一些歷史經驗》像黨的總書記這樣主要的領導人員,要親自動手,了解一兩個農村,爭取一些時間去做,這是劃得來的。
3.出自《祖父的故事·退佃》劃不來你退莊稼!
4.
見“劃拳”。猜拳。飲酒時一種行酒令的游戲。
1.出自《俗語考原》通俗所行之酒令,兩人相對出手,各呼其所伸手指之數,而合計之,以分勝負。《五代史》:史宏肇與蘇逢吉飲酒,酒令作手勢。即今劃拳之意歟!
2.出自《小城春秋》這天晚上,金鍔和他幾個手下在醉花樓劃拳喝酒。
5.
開,開辟。
1.出自《文選·鮑照〈蕪城賦〉》劃崇墉,刳浚洫。
6.
割。
1.出自《行出東山望漢川》詩萬壑歸於漢,千峰劃彼蒼。
2.出自《潛書·省刑》以刀劃去糜肉。
3.出自《苦菜花》王流子嚇得滾到溝底下去了,耳朵被棗針劃破一點,直淌血。
7.
摩擦;抹拭。
1.出自《旋轉的世界·煙斗的聯想與西裝的風波》想吸煙時,他就取出火柴,一抖手臂,用力劃燃火柴。
2.出自《屋頂下》用手里的筷子把桌上一堆肉骨和蝦頭往地上劃去。
8.
以槳撥水使船前進。
1.出自《崇德道中》詩破艇爭劃忽罷喧,野童村女闖籬邊。
2.出自《初刻拍案驚奇》王生和那同船一班的人正在慌張,忽然蘆葦里一聲鑼響,劃出三四只小船來。
3.出自《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我們的船好好的停著,一只歌舫劃向我們來了。
4.出自《長河浪花集·江上燈語》這個誓死不當奴隸的點燈工劃艇離岸,霍地撲通一聲跳進水里。
1.謂阻礙不通。
1.違犯,抵觸。
得罪人;與人合不來性滑稽,善諧謔,亦未嘗忤物。
1.違逆心意。
1.抵觸而生怨。
1.即仵作。舊時官署中檢驗命案死尸的差役。
1.猶傲慢。
1.悵然失意貌。
2.驚愕貌。
1.違背事物的自然規律。
1.冒犯。
1.違逆;隔閡。
1.違逆。
2.引申謂對父母不孝。
1.猶侮辱。
1.迎面直視。謂以非禮的態度看人。
1.猶忤物。觸犯他人。
1.謂不順心,不得意。
1.違背意旨。
1.戲劇中表演武打的人。
1.軍備。指武裝力量﹑軍事裝備等。
中國古代大型綜合性兵書。明代茅元儀編纂。二百四十卷。分為五部分《兵訣評》輯錄點評部分兵書內容;《戰略考》輯錄歷代六百余個戰爭戰例;《陣練制》輯錄各種陣法及士卒編伍、訓練方法等;《軍資乘》輯錄軍營制度、攻守器械、火器、車馬戰船、軍餉等;《占度載》輯錄占卜、兵要地志等。在中國及世界軍事史和學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即虎賁。勇士之稱。唐人避太祖李虎諱改。
1.武冠。
2.武官。
1.一種類似摔跤的競技游戲。
1.指軍權。
1.謂既動武就不能講斯文。
1.半步。
2.即虎步。形容舉步威武。
3.謂追隨。
1.兵部。古代封建王朝中主管軍事的部門。
1.亦作"武材"。
2.軍事才干。
1.見"武才"。
1.即武昌柳。
1.即武昌柳。
1.《晉書.陶侃傳》"﹝侃﹞嘗課諸營種柳,都尉夏施盜官柳植之于己門。侃后見,駐車問曰'此是武昌西門前柳,何因盜來此種?'施惶怖謝罪"◇泛稱楊柳為"武昌柳"。
1.《晉書.陶侃傳》"及王敦平,﹝陶侃﹞遷都督荊雍益梁州諸軍事,領護南蠻校尉﹑征西大將軍﹑荊州刺史……時造船,木屑及竹頭悉令舉掌之,咸不解所以◇正會,積雪始晴,聽事前余雪猶濕,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溫伐蜀,又以侃所貯竹頭作丁(釘)裝船"◇以"武昌剩竹"比喻可以利用的材料。
1.三國吳嗣主孫晧從建業遷都武昌,丞相陸凱進諫,疏中引童謠"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見《三國志.吳志.陸凱傳》。武昌魚指武昌附近所產的團頭魴。
1.威猛的兵車。
1.武官;武將。主管軍事的官員。
1.勇武的聲名。
1.謂軍事上的勝利。
1.周代太公望的封號。唐開元十九年于西京及各州設太公廟,至上元元年又追封太公望為武成王,太公廟改武成王廟。參閱宋王溥《唐會要.武成王廟》。
1.《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朱熹集注"因言其治小邑,何必用此大道也。"后以"武城雞"喻微小之物。
1.見"武城雞"。
1.《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朱熹集注"弦,琴瑟也。時子游為武城宰,以禮樂為教,故邑人皆弦歌也"◇借指禮樂教化。
1.《論語.雍也》"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武城宰,武城的長官◇借指孔子弟子言偃(字子游)。
1.古代的一種戰車。又名沖車。
1.傳統戲曲腳色行當。丑行的一支。扮演擅長武藝而性格機警﹑語言幽默的男性人物。著重翻跳武技,也講究口齒清楚有力,俗稱"開口跳"。如京劇《三岔口》中的劉利華﹑昆劇《擋馬》中的焦光普。
1.武官中的顯貴。
1.傳統戲曲中用武術表演的搏斗。
1.山名。在四川省成都市城內西北隅。
戲曲腳色行當。旦行的一支。扮演擅長武藝的女子。又有刀馬旦和武旦之分。前者多扎靠”(表示鎧甲),注重身段功架,如《穆柯寨》中的穆桂英、《戰金山》中的梁紅玉等;后者重跌撲翻打,如《十字坡》的孫二娘、《泗州城》中的水母等。
在湖北省西北部。為大巴山分支。西北東南走向,長260多千米。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巖、二十四澗。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為道教名山,宮觀眾多,有金殿以及紫霄、太和、玉虛、南巖、五龍、遇真六宮和復真、元和二觀。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