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花兒)種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組成,有各種顏色,有的長得很艷麗,有香味。
2.
名詞
(花兒)可供觀賞的植物。
3.
名詞
(花兒)形狀像花朵的東西。
4.
名詞
煙火的一種,以黑色火藥加其他化學物質制成,在夜間燃放,能噴出許多火花,供人觀賞。
5.
指某些幼嫩的小生物。
6.
名詞
顏色或式樣錯雜的。
7.
形容詞
(視力)模糊不清。
8.
形容詞
〈方〉衣服磨損或要破沒破的樣子。
9.
形容詞
用來迷惑人的;不真實或不真誠的。
10.
名詞
比喻美女。
11.
動詞
用;耗費。
12.
名詞
比喻精華。
13.
名詞
(Hu?。┬?。
14.
名詞
指妓女或跟妓女有關的。
15.
名詞
指作戰時受的外傷。
16.
名詞
指棉花。
17.
名詞
指某些小滴、小塊兒的東西。
18.
名詞
痘;天花。
1.
亦作“芲”。亦作“蘤”。
2.
泛指能開花供觀賞的草本與木本植物。
1.出自《宋書·蕭惠開傳》寺內所住齋前,有向種花草甚美,惠開悉刬除,別種白楊樹。
2.出自又如:栽花;養花。
3.
特指某一名花。
1.出自《洛陽牡丹記·花品敘》洛陽亦有黃芍藥……而洛陽人不甚惜,謂之果子花,曰某花云云。至牡丹則不名,直曰花。其意謂天下真花獨牡丹,其名之著,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
2.出自《鶴林玉露》洛陽人謂牡丹為花,成都人謂海棠為花,尊貴之也。
4.
形狀像花朵的東西。
1.出自《照流看落釵》詩流搖妝影壞,釵落鬢花空。
2.出自《睡后茶興憶楊同州》詩沫下曲塵香,花浮魚眼沸。
3.出自《生查子》詞短焰剔殘花,夜久邊聲寂。
4.出自《三千里江山》江上煙落了,橋炸壞幾孔,枕木垛散了花,崩的七零八落。
5.
煙火的一種。以黑色火藥加別種化學物質制成,在夜間燃放,能噴出多種形狀和顏色的火花,供人觀賞。
1.出自如:禮花;放花。
6.
古時婦女貼畫在面頰上的裝飾。參見“花子”。
1.出自《春日戲題惱郝使君兄》詩舞處重看花滿面,樽前還有錦纏頭。
7.
指作戰時受的外傷。
1.出自《呂梁英雄傳》后來我腿上帶了花,在醫院養了三四個月。
2.出自《上尉同志》我叫樸漢永,是朝鮮人民軍××師的,上回打大邱掛了花。
8.
指天花。
1.出自如:出過花了。
9.
水花。指漩兒。
1.出自《西游記》那大圣變魚兒……急轉頭,打個花就走。
10.
棉花的簡稱。
1.出自《蘇州織造李煦奏采辦布匹虧欠緣由并請仍派采辦折》或遇年歲荒歉,棉花失收,則花價騰貴。
2.出自《當紅軍的哥哥回來了》正紡線沒花了,姐妹倆合作社去領棉花。
3.出自《“鍛煉鍛煉”》你們真是想“拾”花嗎?……老實說:愿意拾花的根本就是想偷花。
11.
有花紋圖案的;顏色錯雜的。
1.出自《西京雜記》自是長安始盛飾鞍馬,競加雕鏤……皆以南海白蜃為珂,紫金為花,以飾其上。
2.出自《將進酒》詩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3.出自《元史·輿服志一》偏帶,正從一品以玉,或花,或素。
4.出自《——報貝元征書》惟有就出銅各礦,用機器鑄極純之銅,極精之花幕,而又少輕之錢,則私銷無利,而盜鑄不能。
12.
種類繁復的。參見“花戶”、“花名冊”。
1.出自《元典章·圣政二·均賦役》差科戶役先富強,后貧弱,貧富等者先多丁,后少丁,開具花戶姓名。
2.出自《玉佛緣》后來轉了許多彎……說明一畝三分五厘地,出錢五百吊,立了契,過了花戶,才算是王姓之地。
3.出自《清史稿·食貨志一》冊內止開里戶人丁實數,免列花戶,則簿籍不煩而丁數大備矣。
4.出自《紅樓夢》便叫周瑞家的傳出話去,將花名冊取上來。
5.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他到了船廠之日,先吊了眾工匠、小工花名冊來看。
6.出自《文藝雜著續輯·“矛盾”的繼續》會員呢——那還不容易。工廠的花名冊拿來點點名,那還不都是會員嗎。
13.
模糊不清。
1.出自《飲中八仙歌》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2.出自《西游記》這老兒眼花,那綠蔭下站的不是?
3.出自《稿子》詩一盞雨點打花的路燈,淡淡的照著我的門。
14.
為迷惑。
1.出自《官官的補品》他就花了心,糊里糊涂,跟那布客溜到上海來。
15.
像花一樣的。形容美麗。
1.出自《長恨歌》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2.出自《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只因月貌花容,引起心猿意馬。
3.出自《官場現形記》此時冒小姐棠睡初醒,花容愈媚。
16.
比喻事業的精華。
1.出自《棠棣之花》我望你鮮紅的血液,迸發成自由之花,開遍中華,開遍中華!
2.出自又如:文藝之花;革命之花。
17.
喻指美女。
1.出自《霓裳羽衣歌》嬌花巧笑久寂寥,娃館、苧蘿空處所。
2.出自《滿庭芳》詞漸酒空金榼,花困蓬瀛。
3.出自《青春之歌》她叫高玲玲,嘿,可漂亮呢。?;ǎ质怯绣X人家的小姐。
18.
舊時指妓女或跟妓女有關的。
1.出自《武林舊事·歌館》平康諸坊,如上下抱劍營……皆群花所聚之地。
2.出自又如:花街柳巷;尋花問柳。
19.
風流浪蕩。
1.出自《紅樓夢》這會子花得這個形象,你還敢領東西來!
2.出自《漳河水》跟上荷荷這花東西,插上街門唱“落戲”!
20.
指某些幼嫩細微的東西。
1.出自《西吳枝乘》吳興以四月為蠶月……又有小蝦亦以蠶時出,市民謂之蠶花。
2.出自《南越筆記·魚花》魚花產於西江?;浻腥┪鹘嘤恤~花。
21.
耗費。參見“花用”。
1.出自《老殘游記》但能救得三人性命,無論花多少錢都愿意!
2.出自《犧牲》花多少錢也值得,沒空花了。
3.出自《深深的懷念》日子再艱難,也不肯花掉,一定要留給后代子孫。
4.出自又如:花時間。
22.
古時數錢的單位。
1.出自《俗呼小錄》數錢以五文為一花。
23.
姓。唐有花驚定。見《舊唐書·崔光遠傳》。
1.出自《萬姓統譜?麻韻》花,出何氏姓苑。唐花季睦,倉部員外郎。
24.
指開花。
1.出自《逼側行贈畢四曜》詩辛夷始花亦已落,況我與子非壯年。
2.出自《次韻張郎中九日無菊》九日杯空綠,秋城菊未花。
3.出自《聊齋志異·聶小倩》又顧殿東隅,修竹拱把;階下有巨池,野藕已花。
25.
指小孩。
1.出自《儒林外史》黃公中了一個進士,做任知縣,卻是三十歲上就斷了弦,夫人沒了,而今兒花女花也無。
26.
種子植物的繁殖器官。通常由花托、花萼、花冠、花蕊組成?;ㄓ懈鞣N形狀和顏色。
1.出自《魏書·李諧傳》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2.出自《與陳伯之書》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3.出自《一剪梅》詞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4.出自《〈新月詩選〉序言》我們的白薔薇園里,開的是一色雪白的花。
27.
不真實的,用來迷惑人的。
1.出自如:花招;花帳;花言巧語。
1.授予甲胄。
1.給予簡札。謂囑人寫作。語出南朝宋謝惠連《雪賦》"梁王不悅,游于兔園……授簡于司馬大夫,曰'抽子秘思,騁子妍辭,侔色揣稱,為寡人賦之。'"
1.授予兵器。語本《左傳.莊公四年》"楚武王荊尸,授師孑焉,以伐隨。"杜預注"揚雄《方言》'孑者,戟也。'"
1.授以符節。
1.講授經書。
1.以杯爵送交對方。
2.授予爵位。
1.教授功課。
1.見"授歷"。
1.獻出生命。
2.猶拼命;效命。
3.接受天命。授,通"受"。
1.授位予木德;授位自木德。古代認為帝王的傳授依五行相生的順序進行。
1.任用有才能的人。
1.授予名位。
1.把權力委托給人或機構,代為執行。
1.留給別人以話柄。
1.把劍柄交給別人。比喻將權力交給別人或讓人抓住缺點﹑失誤,使自己被動。語本《漢書.梅福傳》"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1.授官任命。
1.給予獎賞。
1.謂記錄天時以告民◇以稱頒行歷書。語本《書.堯典》"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孔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
1.本謂把家事交給新婦。語本《禮記.郊特牲》"舅姑降自西階,婦降自阼階,授之室也。"孔穎達疏"舅姑從賓階而下,婦從主階而降,是示授室與婦之義也。"后以"授室"指娶妻。
1.同"授首"。手,通"首"。
2.授以援手。謂救援。
1.謂投降或被殺。
1.給予和接受。
1.講授學業的堂室。
1.古時按戶分田的制度。如夏的貢法,殷的助法,周的徹法。田為公有,受田者向國家納稅。年老及身故,還田。唐代亦實行授田法,其制有異前代。
1.授予職位。
2.授予王位。
1.加之以刑罰。
1.傳授學業。
2.授予田業。
1.謂制備寒衣。古代以九月為授衣之時。《詩.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毛傳"九月霜始降,婦功成,可以授冬衣矣。"馬瑞辰通釋"凡言授者,皆授使為之也。此詩'授衣',亦授冬衣使為之。蓋九月婦功成,絲麻之事已畢,始可為衣。非謂九月冬衣已成,遂以授人也。"一說謂官家分發冬衣??追f達疏"可授冬衣者,謂衣成而授之。"
2.農歷九月的別稱。
3.謂廷賜錦衣。
1.唐國學每年九月的假期。
1.指農歷九月。
1.以己意告人,使之照辦。
1.任用。
1.見"授與"。
1.亦作"授予"。
2.給予。
1.給予玉圭。古代諸侯相朝,互相授受以玉為禮。
1.古代大將出征,君主授以斧鉞,表示授以兵權。
1.任命官長。
1.授予帝位。
1.授予官職。
1.授以意旨。
1.交付雕板。謂付印。
1.多年生矮小草本。夏季開花,花小,白而帶紫紅色,可供觀賞。根莖可入藥,能滋陰益氣﹑涼血解毒。
1.古代用以系官印等物的絲帶。
2.指衣帶。
1.麥芽??晒┧幱谩?/p>
1.鳥名。亦稱壽帶鳥。又有練鵲﹑長尾鹟﹑一枝花等異名。雄鳥體長連尾羽約30厘米,頭﹑頸和羽冠均具深藍輝光,身體其馀部分白色而具黑色羽干紋。中央兩根尾羽長達身體的四﹑五倍,形似綬帶,故名。雌鳥較雄鳥短小。
1.花名。蔓生如綬,故名。
1.即吐綬雞。
1.古代官吏系在腰間盛綬的口袋。
1.即吐綬雞。亦稱火雞。因上嘴根有肉綬,呈五色,能伸縮,故名。
1.盛印綬的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