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武官中的顯貴。
1.亦作"椎樸"。
2.笨拙,笨重。
3.樸實。
1.椎擊秦皇。《史記·留侯世家》載秦滅韓,韓人張良為韓報秦仇,悉以家財求客刺秦始皇,"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游,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明陸時雍《詩鏡總論》"張子房破楚椎秦,貌如處子。諸葛孔明陳師對壘,氣若書生。"后亦以"椎秦"泛指擊殺仇敵。
1.把琴擊破。典出《呂氏春秋.本味》"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絶弦,終身不復鼓琴。"后因以"椎琴"比喻失去知音。
1.擊殺。
1.擊碎。
1.亦作"椎榻"。
2.將紙覆于金石器物,鋪氈捶擊,以摹印其形狀和上面的文字﹑圖像。
1.見"椎搨"。
1.指臼。
1.形容極度悲痛的樣子。
1.椎發。指邊遠地區少數民族的發式。
1.同"椎搨"。
1.捶擊胸口。形容極度悲痛的樣子。
1.同"椎胸頓足"。
1.猶言椎心泣血。
形容痛傷之極椎心泣血,仰天號fc6e!
1.猶言椎心泣血。
1.猶言椎胸頓足。
1.形容人悲痛﹑悔恨等時的情狀。
1.粗俗鄙野。
1.夏桀之臣。
1.同"椎胸頓足"。
1.愚笨。
1.槌子和鑿子。
2.用槌子錘,用鑿子鑿。
3.比喻乖違不合。
1.質樸無文。謂不加修飾。
1.猶敲榨。
1.捶擊坐具。表示憤慨。
1.喻細小之物。匕﹐箭頭。
1.比喻有才智的人終能顯露頭角。語出《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
2.借指毛遂。
1.小刀。
2.一種制茶用具。
3.指刀筆。
4.喻微薄﹐微細。
5.特指微利。 6.指追逐微利﹐逐利。 7.喻從事微賤工作。
1.比喻小事﹐微利。
1.柱形物體的橫剖面向一端逐漸縮小的形式。也叫梢。
2.橫剖面縮小的數值﹐如錐度150﹐即每長50個單位縮小一個單位。
1.指讀書欲睡時以錐刺股。事出《戰國策.秦策一》﹕"﹝蘇秦﹞乃夜發書﹐陳篋數十……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1.毛錐之花。毛筆字的美稱。
1.形容書家的藏鋒筆法。
1.一種手工藝。先在金上涂漆﹐再以錐畫圖。
1.在筒井底打入鐵管﹐引深層地下水上升。中國北方井灌區采用較多。
1.見"錐處囊中"。
1.猶錐刀。
1.見"錐畫沙"。
1.一種銳利的短箭﹐射出后飛行勁疾。
1.謂裝訂書籍。
1.探測地層的一種方法。用手將錐形探測工具壓入地中﹐憑感覺辨別地層的情況﹐用于找水源和勘查堤身內部的洞穴﹑縫隙以及土層中的磚石﹑木枓等。
1.立錐形。
1.前尖如錐的陣形。
1.指蘇秦以錐刺股﹑發奮夜讀。事見《戰國策.秦策一》。
語出《莊子·秋水》是直用管窺天,用錐指地,不亦小乎。”后用錐指”比喻見知淺小。
1.尖端銳利的用來鉆孔的工具。
1.鳥名。
1.陡岸,險岸。
1.見"墜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