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哄”。亦作“閧”。
2.
騷擾;擾亂。
1.出自《宣和遺事》宋江三十六人鬨州劫縣,方臘一十三寇放火殺人。
3.
相斗。
1.出自《孟子·梁惠王下》鄒與魯鬨。
2.出自《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三》彼以仇鬨,無關(guān)中國事。
3.出自《七思·仲姐》既有家兮不相中,賴姑慈兮尚無鬨。
4.
喧鬧。
1.出自《洞天清祿集·古鐘鼎彝器辨》然古銅聲微而清,新銅聲濁而鬨,不能逃識者之鑒。
2.出自《影梅庵憶語》乃鹽官城中,自相殘殺,甚鬨,兩親又不能安。
5.
繁盛。參見“鬨然”。
1.出自《桃花賦》夜景皎潔,鬨然秀發(fā)。
2.出自宋林逋有《山舍小軒有石竹二叢鬨然秀發(fā)因成二章》詩。
6.
趕;驅(qū)趕。
1.出自《二刻拍案驚奇》忙忙收起了利物,一同眾人,鬨了女棋師妙觀到肆中,將利物交付,各自散去。
2.出自《邯鄲記·死竄》敢是地方走了賊,反了獄?既不呵,怎的響刀槍人鬨馬。
1.辨認。
1.承認錯誤。
1.承認﹑理睬。
1.謂承認(錯誤過失)。
1.同"認賊作父"。
1.指可供辨認之處﹐特征。
1.承認錯誤。
2.誤認。
1.愿意挨打。
1.能夠確定某一人或事物是這個人或事物而不是別的。
2.記得。
1.方言??吹瞄_。
1.到手。
2.下手;著手。
3.開始;起頭。
1.睡著。
1.指入朝解說經(jīng)書。
1.形容冒著生命危險。
1.入宮值宿。
1.謂納粟于官府,用以買官或贖罪。
2.指交納一定數(shù)額的金錢捐取功名。
1.落入圈套。
1.方言∠適;妥貼。
1.北齊許惇辦事干練,有決斷,時人稱為"入鐵主簿"。
1.猶入門。
2.謂入圈套。
1.埋進土中。
2.埋入墳?zāi)?,安葬?/p>
1.指參加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
1.指送幼兒入托兒所委托育養(yǎng)。
1.入朝晉見天子。
1.進入視野。
進入極細致微妙的深度體貼入微|分析入微|細致入微。
1.指科舉考試時考生或監(jiān)考人員等進入考場。
2.指參加科舉考試。
1.有滋味。
2.有趣味。
1.稱人兼?zhèn)湮奈渲?,入朝為文臣,出朝為將帥?/p>
1.喻受酷刑。
1.比喻在我掌握之中。彀中,弓弩射程之內(nèi)。
1.參加部隊。
1.謂著手處理。
2.宋代掌酒稅之官名酒務(wù),亦借稱酒店。因以"入務(wù)"謂止酒不飲。
1.謂交納財物給官府。
1.謂舉行宴會或儀式時各就位次。
1.謂思想感情深入戲中的角色。
1.謂深入精微處。
1.指朝廷高級官員入宰相官銜。因宰相之職,權(quán)重位尊,不欲輕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職,而假他名入銜。
1.古天文術(shù)語。月球運行經(jīng)度與恒星緯度相交犯謂"入限"。
1.謂以菜﹑肉﹑糖﹑果仁﹑蜜餞等作面食品的餡。
1.入朝進獻禮物。
到某地就學(xué)著習(xí)慣某地的風俗入鄉(xiāng)隨俗,到處都能習(xí)慣。
1.進入一個地方,先要問清那里的習(xí)俗,以求適應(yīng)當?shù)氐那闆r。
1.入朝為宰相。
2.舊時戲曲舞臺上,上下場的兩個門,分別標有"出將"﹑"入相"字樣。"入相"指演員下場。
1.明清時,儒生經(jīng)考試取入府﹑州﹑縣學(xué)為生員,謂之"入庠"。
1.見"入孝出悌"。
1.語出《論語.學(xué)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謂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
1.入朝謝罪。
1.猶會心。
1.樂曲演奏第一遍。行,樂章。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