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仇視;怨恨。
2.
動詞
懊悔,令人懊悔或怨恨的事。
3.
動詞
〈書〉仇恨;悔恨。
1.
怨恨,仇視。
1.出自《荀子·堯問》處官久者士妒之,祿厚者民怨之,位尊者君恨之。
2.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大王失職入漢中,秦民無不恨者。
3.出自《水滸傳》丘岳瘡口已完,恨入心髓,只要活捉張清報仇。
4.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他心中把茍才恨如徹骨。
5.出自《雷雨》你小心,我哥哥恨透了你。
2.
失悔;遺憾。
1.出自《史記·商君列傳》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
2.出自《顏氏家訓·勉學》帝尋疾崩,遺詔恨不見太后山陵之事。
3.出自《復愁》詩每恨陶彭澤,無錢對菊花。
4.出自《上神宗皇帝書》世常謂漢文不用賈生以為深恨。
5.出自《儒林外史》小弟們還恨得知此事已遲,未能為先生洗脫,心切不安。
3.
惦念。
1.出自《論衡·死偽》宣子睹其不瞑,以為恨其子吳也。人情所恨,莫不恨子,故言吳以撫之。
4.
通“很”。違逆;狠戾。
1.出自《晏子春秋·雜下二十》景公賜晏子邑,晏子辭。田桓子謂晏子曰:“君歡然與子邑,必不受以恨君,何也?”
2.出自《戰國策·齊策四》今不聽,是恨秦也;聽之,是恨天下也。
3.出自《漢書·劉向傳》稱譽者登進,忤恨者誅傷。
1.驕君之餌。喻指爵祿。語本《漢書.敘傳上》"桓生欲借其書,嗣(班嗣)報曰'若夫嚴子者,絶圣棄智……不絓圣人之罔,不齧驕君之餌。'"顏師古注"餌謂爵祿。君所以制使其臣﹐亦猶釣魚之設餌也。"
1.驕傲自矜。
1.驕慢放縱。
1.雄健肥壯。
1.驕傲自負,怨忿不服。
1.驕傲輕浮。
1.驕悍之妻。
1.驕縱而富裕。
1.壯健的騧馬。泛指駿馬。
1.驕縱蠻橫。
1.驕橫貴顯。
1.年幼不懂事而又天真可愛的樣子。驕,通"嬌"。
1.驕橫兇悍。
1.驕矜縱恣。
1.見"驕狠"。
1.見"驕狠"。
1.亦作"驕很"。亦作"驕佷"。
2.驕橫狠戾。
1.指胡人。語本《漢書.匈奴傳上》"單于遣使遺大漢書云'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者,天之驕子也。'"
1.驕橫奢華。
1.驕縱荒淫。
1.驕慢昏惑。
1.驕妒。
1.驕傲虛偽。
1.猶言高深厚實。
1.見"驕蹇"。
1.亦作"驕謇"。
2.傲慢,不順從。
1.驕橫僭越。
1.驕橫跋扈的將帥。
1.驕橫不聽指揮的兵將。
1.草盛且高貌。
2.驕縱貌。
1.指驕傲的性格和表現。
1.傲慢并攻擊人短處,揭人陰私。
1.驕橫,不馴順。
〈書〉驕傲自大;傲慢面有~之色。
1.寒冷的水濱。
1.見"寒棲"。
1.小家子氣,不大方;寒酸。
2.謂藝術作品風神不足﹑淺薄等。
1.窮酸的人。
1.寒涼的臺階。
1.冷寂的沙磧。
1.寒酸慳吝。
1.猶貧寒。
1.形容才氣或才力不足。
1.冰冷的被子。
1.指能給人以清涼感覺的蒼翠色。
2.指天青色,并以指代天空。
3.借指竹林。
1.《山海經.中山經》"又東南五十里,曰高前之山。其上有水焉,甚寒而清,帝臺之漿也,飲之者不心痛。"后以"寒清"指寒涼而清澈的酒。
2.指寒冷之氣。
1.猶寒燈。
1.凄清的磬聲。
1.指竹杖。
1.清涼的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