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人或動物身上尖細的毛。
2.
名詞
指毛筆。
3.
名詞
桿秤或戥子上的提紐,分為頭毫、二毫和三毫。
4.
副詞
副詞,用在否定詞前,加強否定語氣,表示一點兒也沒有或一點兒也不。
5.
量詞
(某些計量單位的)千分之一。
6.
量詞
計量單位名稱。長度,10絲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質量或重量,10絲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
7.
量詞
〈方〉貨幣單位,即角。
8.
名詞
(Háo)姓。
1.
長而銳的毛;長毛。
1.出自《山海經·西山經》﹝三危之山﹞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白身四角,其毫如披蓑。
2.出自《酉陽雜俎·忠志》﹝武則天﹞右手中指有黑毫,左旋如黑子,引之長尺余。
2.
特指長眉毛。參見“毫眉”。
1.出自《藝文類聚》毫散珠輝,唇開果色。
3.
極纖細的毛。參見“毫末”、“毫芒”。
1.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4.
指毛筆頭;毛筆。
1.出自《文選·陸機〈文賦〉》或操觚以率爾,或含毫而邈然。
2.出自《題中書壁》詩夜開密鑰詔辭臣,對御抽毫草帝綸。
3.出自《軍次實錄》詩龍跳虎伏歸毫底,魚躍鳶飛入興么。
5.
喻極細微;一點兒。
1.出自《宋書·律歷志下》元和所用,即與古歷相符也。逮至景初,而終無毫忒。
2.出自《文心雕龍·定勢》世之作者,或好煩文博采,深沈其旨者;或好離言辨白,分毫析厘者。
3.出自《朝花夕拾·阿長與〈山海經〉》我那時似乎倒并不怕,因為我覺得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的。
6.
量詞。長度單位。
1.出自《孫子算經》度之所起,起于忽。欲知其忽,蠶吐絲為忽。十忽為一絲,十絲為一毫,十毫為一厘,十厘為一分,十分為一寸。
2.出自《新書·六術》數度之始,始於微細,有形之物,莫細於毫,是故立一毫以為度始。
7.
量詞。重量單位。
1.出自《文獻通考·樂六》﹝宋秤制﹞一百毫為一分,以千毫定為一錢。
8.
量詞。面積單位。
1.出自《宛署雜記·地畝》駙馬梁邦瑞奏討壽陽公主護墳地伍拾肆畝肆分陸厘陸毫。
9.
量詞。加在某單位前,表示該單位的千分之一。參見“毫升”、“毫米”、“毫克”。
10.
秤或戥子上的提繩。宋景德間造秤有三毫,為初毫、中毫、末毫。今秤有頭毫、二毫。參閱《文獻通考·樂六》。
11.
姓。漢有毫康。見《續通志·氏族六》。
1.出自《續通志?氏族略六》漢毫康女弟為桓帝后,封安陽侯。
12.
量詞。方言。兩廣舊稱銀元角。參見“毫洋”、“毫子”。
1.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咸水妹又在衣袋里隨意抓了十來個毫子給他。
1.關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
1.指才俊賢能之士。
1.賢明而穎秀。
1.謂制裁犯罪者。哲,通"折"。
1.謂賢明的秉賦。
1.賢明的母親。
1.僧人偏衫肩下的大扣環。也稱鉤紐。
1.智慧卓越的人。
2.謂制裁犯罪者。哲,通"折"。
1.《禮記.檀弓上》"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搖于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當戶而坐。子貢聞之,曰'……夫子殆將病也。'"后因以"哲人其萎"為賢者病逝之典,亦常用作慰唁之詞。
1.見"哲人其萎"。
1.才德超群之人。對帝王的諛稱。
1.亦作"喆士"。
2.哲人,賢明的人。
3.指智謀之人。
1.精深敏捷的思慮。
1.敬稱他人之子。
1.賢明的君主。
1.見"哲人其萎"。
1.猶令問∶的聲譽。問,通"聞"。
1.賢明的宰相﹑輔臣。
1.對兄長的敬稱◇多以稱他人之兄,猶言令兄﹑賢兄。
關于世界觀的學說。人們對整個世界(自然界、社會和思維)的根本觀點的體系。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的關系問題。對這些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哲學史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派別以及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斗爭。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了人類歷史上最科學最先進的哲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參見馬克思主義哲學”(692頁)。
列寧1895-1916年的筆記。共四十六篇。對馬克思主義辯證法體系的主要原則和內容,提出一系列創造性的見解。第一次明確提出辯證法、邏輯和唯物主義認識論是同一個東西。提出對立面的統一是辯證法的實質。
也稱哲學的黨派性”。指哲學中存在著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和斗爭。在哲學兩千多年的發展歷史中,始終存在著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這兩個哲學基本派別與兩條哲學路線的斗爭。
也稱哲學根本問題”。指思維和存在、精神與物質的關系問題。由恩格斯在19世紀80年代提出。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是解決其他哲學問題的基礎和前提。具體內容為思維和存在何者是本原,哪個是第一性的;人是否能認識現實世界,是否能正確地反映現實。
哲學的分支學科。從哲學角度來研究美及審美問題的科學。它與藝術哲學的不同點在于它是用哲學的觀點研究美,包括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而藝術哲學主要是用哲學的觀點研究藝術。
1.聰明有才學的人。
1.亦作"喆嶷"。
2.聰穎卓越。
1.折獄。謂詳察案情而判決?!稌畢涡獭?哀敬折獄",《尚書大傳》卷四引作"哀矜哲獄"。
1.哲人;賢明的人。
1.白晳。
1.亦作"晣眇"。
2.光明。謂白晝。
1.質明,天剛亮的時候。
1.亦作"晣耀"。
2.光芒閃耀。
1.亦作"晣晣"。
2.光亮貌。
3.明顯。
1.隨即。
1.擅自替代。
1.擅動;隨便行動。
1.亦作"輒爾"。
2.任意。
1.擅自反悔;隨便反悔。
1.猶遮莫。
1.古國名。
1.綁住口袋。比喻放在口袋里不起作用。
1.不動貌。
1.擅入;隨便進去。
1.及時考試。
1.任意妄為。
1.擅自行使。
1.亦作"輙用"。
2.隨便使用。
1.亦作"輒與"。
2.任意給與。
1.伏匿;潛藏。
1.藏在泥土中過冬的蟲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