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強盜,搶劫財物的壞人。
2.
副詞
〈書〉非;不。
1.
“篚”的古字。竹器,形似竹篋。
1.出自《周禮·春官·肆師》共設匪甕之禮。
2.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其君子實玄黃于匪以迎其君子,其小人簞食壺漿以迎其小人。
2.
同“非”。不,不是。
1.出自《書·呂刑》其今爾何懲?惟時苗民,匪察于獄之麗。
2.出自《詩·衛風·氓》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3.出自《敵戒》縱欲不戒,匪愚伊耄。
4.出自《智囊補·兵智·武案》學醫廢人,學將廢兵。匪學無獲,學之貴精。
5.出自《女神·棠棣之花》饑饉匪自天,屠戮咎由人。
3.
同“非”。不僅,不但。
1.出自《詩·大雅·抑》匪手攜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2.出自《賀留守太尉啟》肇建節旄,再司管籥。匪周邦之獨慰,乃黎獻之交欣。
3.出自《祭封一品嚴太夫人文》凡我朝士,下及臺輿,奔惶載路,吊唁盈閭。匪夫人傷,實為翁吁。
4.
同“非”。無。
1.出自《易·大有》初九,無交害,匪咎,艱則無咎。
2.出自《平原侯植》詩良游匪晝夜,豈云晚與早?
3.出自《交趾獻奇獸賦》位匪德而不升,官無能而不授。
5.
行為不端正的人。后來亦指危害人民的人。參見“匪人”。
1.出自《蝦球傳》他不曾從高小、初中、高中踏進大學,不知怎的一來,卻走錯了方向,走到街頭,匪窩,監獄。
6.
通“斐”。有文采貌。
1.出自《詩·衛風·淇奧》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7.
通“菲”。參見“匪薄”。菲薄,淺陋。
1.出自《柳毅傳》婦人匪薄,不足以確厚永心,故因君愛子,以托相生。
8.
通“彼”。
1.出自《詩·檜風·匪風》匪風發兮,匪車偈兮。
2.出自《隸續·平輿令薛君碑》匪威匪仁,寬猛以濟。
3.出自《〈又玄集〉序》長樂暇日,陋巷窮時,聊撼膝以書紳,匪攢心而就簡。此蓋詩中鼓吹,名下笙簧。
1.見"倫敘"。
1.條理;頭緒。
1.根據倫理所規定的準則。語本《書.呂刑》"刑罰世輕世重,惟齊非齊,有倫有要。"孫星衍疏"倫者,鄭注《學記》云'理也。'要者,鄭司農注《周禮》云'簿書也。'"
1.倫常。
1.人倫大義。
1.倫理。人倫道德之理。
1.所屬之族。
1.暗談﹑蕭條貌。
1.凹陷的地方。
1.衰落,衰敗。
2.猶毀壞。
1.沒落衰敗。
1.敗落。
1.指水波。
1.傳說中螺舟的別名。因其能潛行水底,故稱。
1.淪落;衰微。
1.猶漂泊。
1.消失;廢除。
1.淪喪,消亡。
1.猶喪亡。
1.淹沒。
1.凸出貌。
1.猶失落,淪落。
1.淪落流放;被遺棄。
1.猶隱沒。
1.淪亡;覆沒。
1.沒落,衰微。
1.變化;淪落。
1.塌陷,毀滅。
1.輪回。佛教指有生命的東西在天堂﹑地獄﹑人間等六個范圍內流轉不息。
1.晦暗不明。
1.猶毀壞。
1.沉迷。
2.淪沒;湮沒。
1.滲透入肌肉骨髓。比喻程度或感受之深。語本《淮南子.原道訓》"不浸于肌膚,不浹于骨髓。"高誘注"浸,潤也;浹,通也。"
1.寂靜。
1.深入;滲透。
1.陷入卑下地位。
1.墜落;淪落。
1.謂激浪沖塌河岸。
1.水波;微波。
2.謂水波起伏。
1.猶散落。
1.沉沒;湮沒。
2.猶淪陷。
3.指死亡;敗滅。
1.沒落;昏暗。
1.沉沒。
2.滅亡。
3.消失;埋沒。
1.死亡。
1.衰老。
1.隱藏;隱沒。
1.沉沒;淹沒。
2.謂陷入不良的境地或痛苦的境界而難以自拔。
3.衰微。
1.見"淪飄"。
1.亦作"淪漂"。
2.猶飄泊;飄蕩。
1.沒落,破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