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哺乳動物,種類很多,嗅覺和聽覺都很靈敏,舌長而薄,可散熱,毛有黃、白、黑等顏色。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家畜,有的可以訓練成警犬,有的用來幫助打獵、牧羊等。也叫犬。
2.
形容詞
名比喻幫兇、壞人。
1.
亦作“豿”。
2.
指事之失度或人之失意。
1.出自《客座贅語·詮俗》嘲事之失度、人之失意也曰狗。
3.
比喻壞人。
1.出自《潛夫論·潛嘆》而驕妒者,噬賢之狗也。人君內秉伐賢之斧,權噬賢之狗,而外招賢,欲其至也,不亦悲乎!
2.出自《五奎橋》做長工不要做昏了頭,連你們這群惡狗一起打!
3.出自《獄中詩》本為民除害,那怕狼與狗。
4.出自《示郝鵬舉》詩而今俯首爾就擒,仍自教爾分人狗。
4.
奉承,巴結。
1.出自《柳家大院》窮人要是狗著有錢的,往高處爬,比什么也壞。
5.
詈辭。表示極端鄙視。
1.出自《孽海花》叫你那狗公使出來,姑娘有話問他。
2.出自《詩一首》丈夫一死耳,羞殺狗漢奸。
3.出自《子夜》他媽的狗老板!嫖婊子有錢……開銷工錢就沒有!
6.
十二生肖之一,配地支的“戌”。
7.
星名。屬斗宿,共兩星。
1.出自《晉書·天文志上》狗二星,在南斗魁前,主吠守。
8.
熊、虎幼仔稱“狗”。
1.出自《爾雅·釋獸》熊虎丑,其子狗。
9.
即犬。參見“犬”。
1.出自《爾雅·釋畜》未成豪,狗。
2.出自《左傳·閔公二年》歸公乘馬,祭服五稱,牛、羊、豕、雞、狗皆三百。
3.出自《歸園田居》詩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
4.出自《說唐》﹝麻叔謀﹞急急然如喪家之狗,忙忙然如漏網之魚。
5.出自《或者》詩籬旁的村狗不吠我,或者他認得我。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