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使對方得到或遭受到。
1.出自《太平廣記》又問:“天曹判未?”對曰:“諸司并了,已給五年。”
2.出自《能改齋漫錄·事始二》俄而女仆請飯庫鑰匙,備夫人點心。傪詬曰“適已給了,何得又請”云云。
3.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照你這樣給起來,除非真是發(fā)了財;只怕發(fā)了財,也供應他們不起呢!
4.出自《奇異的書簡·追趕太陽的人》是啊,你就想想吧,無論如何,稅收是要錢——取!而吳丙治所走過的每一個腳印卻是服務——給!
2.
被。表示被動。
1.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倘給都老爺查著了,他不問三七二十一,當街就打。
2.出自《航線》軍隊給堵住了呀,通不過。
3.出自《山鄉(xiāng)巨變》自從他那一個寶貝自發(fā)社給我砍掉了,連我的話,他也不信了。
3.
為;替。引進動作的承受者。
1.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行李鋪蓋也叫他們給你送出來。
2.出自《暴風驟雨》“你趕了多少年車了?”蕭隊長又問。“二十八年。可盡是給別人趕車。”
4.
跟;向。引進動作的對象。
1.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吃過晚飯,仍到帳房里,給乙庚談天。
2.出自《銅墻鐵壁》金書記,我給你說幾句心里的話。
3.出自《洛陽橋上》我照實給他說了。
5.
讓;使;叫。表示容許或致使。
1.出自《儒林外史》鄒師父是從來不給人贏的,今日一般也輸了。
2.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忽然一天,同了兩個人來,要看那玉佛、花瓶、如意。我們?nèi)〕鰜斫o他看。
3.出自《朝花夕拾·〈狗·貓·鼠〉》看地上,躺著一匹隱鼠……取來給躺在一個紙盒子里,大半天,竟醒過來了。
6.
用于動詞前,表示加強被動或處置等語氣。
1.出自《探索集·再論說真話》哪怕是給鋪上千萬朵鮮花,謊言也不會變成真理。
2.出自《中國姑娘》興許正是這股不服輸?shù)臒霟岬幕鹧妫褌牡臏I水給燒干了吧!
1.瘧疾病之一種。比喻重復發(fā)作的毛病。
1.阻塞。
每隔不久;時常她~回娘家看看。‘差’也作岔。
1.見"隔靴搔癢"。
指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之間的關(guān)系~兄弟。
在房屋內(nèi)部起隔開作用的一扇一扇的木板墻,上部一般做成窗欞,糊紙或裝玻璃。
1.遠隔。
1.猶隔世。
2.隔閡陌生。
1.謂不直接經(jīng)手其事。
2.形容相距很近。
1.相隔一夜。
1.第二天吃的糧食﹐存糧。
1.分別﹔分離。
1.比喻辦不到的﹑不自量力的事情。
1.隔離限制。
1.斜刺里。
彼此心里有隔閡;不投合咱倆不~,有什么事你別瞞我。
行業(yè)不相同~不隔理ㄧ~如隔山。
1.這一行業(yè)的人不了解另一行業(yè)的情況。
一幀圖像分奇、偶兩次(場)掃描,再交織兩場光柵的掃描方式。在保證圖像清晰和無明顯閃爍下,每秒傳送的幀數(shù)能降低一半,視頻電路的帶寬可減小一半,以簡化收發(fā)設備。由于仍有行間閃爍,為能成天在屏幕前操作,計算機監(jiān)視器常采用非隔行掃描。
1.同"隔靴搔癢"。
比喻說話作文等不中肯,沒有抓住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
1.同"隔靴搔癢"。
1.隔離審訊。
1.窗子眼。
2.指表格上的欄目。
3.方言。別扭。
1.厭惡。
1.陰陽隔離。
隔一夜~的茶不能喝,快倒了。
1.謂封鎖隔絕﹑另眼相待。
隔絕聲音的傳播~板。
漢語拼音方案所規(guī)定的符號(’),必要時放在a,o,e前頭,使音節(jié)的界限清楚,如激昂jī’áng,定額dìng’é。
1.疏遠。
2.相隔遙遠。
1.阻隔。
2.隔閡。
3.超越。
1.見"隔轍雨"。
1.夏季降雨﹐有時一轍之隔﹐晴雨各異﹐謂之隔轍雨﹐也稱分龍雨。
1.謂氣塞阻隔之病癥。
1.腋下。俗稱隔肢窩。
2.用手搔人的腋下﹐使人發(fā)癢。
1.窗格。
2.放書物的架子。
1.語言哽塞,停頓。
1.嘔吐聲。
2.鳥獸鳴聲。
1.胳肢。在別人身上抓撓,使之發(fā)癢。
1.亦作"觡?"。
2.草木叢生貌。
3.引申為不明。
1.放縱驕橫。
1.猶言顯威風,擺架勢。
1.顯示健壯有力。
2.肆行狡猾。
1.謂顯示自己的節(jié)操。
1.謂炫耀動作敏捷。
1.猶縱酒。
1.施展詭譎之術(shù)。
1.顯示出俊美。
1.放縱,滿足。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