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因為吃得太飽,胃里的氣從嘴里出來時發出的聲音。
2.
名詞
膈痙攣,吸氣后聲門突然關閉而發出的一種特殊聲音。
1.
鳥獸鳴聲。參見“嗝嗝”。
1.出自《游黃山記》歸宿於山閣,聞果子貍鳴嗝嗝,如呼人聲。
2.
胃中氣體從嘴里出來時發出的聲音;呃逆。
1.出自《二馬》〔馬先生〕吃飽喝足又回到椅子上一坐,打了幾個沉重的嗝兒。
2.出自《寒夜》他端起杯子,喝了一大口……立刻一股熱氣沖上來,他受不住,打了一個嗝。
3.出自《丁跛公》那個渾號“干黃鱔”的青年人,站在柱子邊干嗝著。
3.
見“嗝吱”。胳肢。在別人身上抓撓,使之發癢。
1.出自《泰山風光》他們在地上扭做一起,這一個探手到那一個腰里去掏,那一個怕嗝吱,笑得軟癱了,一件東西便被搶了去。
2.出自《東方》他還有一個特別大的弱點,就是害怕嗝吱,你只要用手一比,裝作嗝吱他的樣子,手指頭還沒到,他就嘎嘎地笑個不停。
1.中醫學名詞。脈象之一。脈來沉而按之堅強牢實不移,常見于陰寒積聚之癥。
1.堅固細密;嚴密。
1.煮鹽器具。
2.借指鹽政或鹽業。
1.古代西羌部族名。
1.堅決而懇切。
1.堅決辭讓。
1.指特牲的肉。
1.以太牢為膳食。
1.勞賞,犒賞。
1.祭祀用的犧牲。
牢固結實基礎~ㄧ~的鐵門。
1.固守。
1.泛指葷﹑素祭品。
1.舊稱看管囚犯的獄卒。
1.亦稱"牢九"。
2.食品名。湯團。一說為蒸餅。
1.祭祀用的牛羊豕等犧牲。
1.豐盛精美的食品。
1.憂愁,憂郁。
1.監獄。
監獄。
1.圈養牲畜的柵欄。
1.糧餉。
1.用豬作的犧牲。
1.古時婚禮所用雕飾豪華的花燭。
1.酒食。
1.結實;堅固。
1.古代祭祀時盛犧牲的禮器。
1.巨浪。
1.猶嘮叨。
1.嘟嘟囔囔﹑言語不清貌。
1.說話啰嗦不止。
1.猶嘮嗑。
〈方〉(~兒)閑談;聊天兒沒事的時候,幾個人就湊在一塊兒~ㄧ昨天我跟我大哥嘮了會兒嗑。
閑聊大伙一塊兒嘮嗑。
1.形容言語絮叨。
1.方言。閑談,聊天。
1.猶言絮絮叨叨。
1.勞什子。指使人厭惡之物。
1.謂喜歡多言,說話絮絮不休。
1.古稱勞山或牢山,亦名輔唐山﹑鰲山。在今山東省青島市嶗山縣境。東臨嶗山灣,南瀕黃海,景色雄奇靈秀,氣候宜人,歷來為避暑和游覽的勝地。宋元以來,其上多建道觀,遂為道教名山。現存有上清宮﹑下清宮﹑太平宮﹑華樓宮等道家建筑。
1.驚擾不安。
中醫指結核病。
1.對結核病患者的蔑稱。常用以罵骨瘦如柴有病容的人。
1.謂勞瘁而遇事乖剌不如意。
1.虛癆。
1.猶勞傷。中醫有五勞七傷之說。
1.患癆病而咳嗽。亦謂像癆病者那樣咳嗽。
1.肺結核病。俗稱肺癆。
2.指患肺結核病。
1.一種有毒的竹。
1.亦作"蟧蚓"。
2.蚯蚓的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