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提網的總繩。
1.出自《書·盤庚上》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2.出自《墨子·尚同上》譬若絲縷之有紀,罔罟之有綱。
3.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下》善張網者引其網,若一一攝萬目而后得,則是勞而難;引其綱,而魚已囊矣。
4.出自《晉書·劉頌傳》故善為政者綱舉而綱疏,綱舉則所羅者廣,網疏則小必漏。
2.
事物的總要。
1.出自《荀子·勸學》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
2.出自《漢書·律歷志上》宮,中也,居中央,暢四方,唱始施生,為四聲綱也。
3.出自《文心雕龍·史傳》曉其大綱,則眾理可貫。
3.
綱維;法度。
1.出自《詩·大雅·卷阿》豈弟君子,四方為綱。
2.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秦之綱絕而維弛,山東大擾,異姓并起,英俊烏集。
3.出自《白虎通·號》古之時未有三綱六紀,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
4.出自《董府君墓志銘》太師之平汴州,年考益高,挈持維綱,鋤削荒纇,納之大和而已。
4.
引申為符合法度。
1.出自《新唐書·韋處厚傳》元和后兩河用兵,裨將立功得補東宮王府官,朱紫淆并,授受不綱。
2.出自《明史·太祖紀一》當是時,元政不綱,盜賊四起。
5.
引申為約束、治理。
1.出自《韓非子·八經》設諫以綱獨為,舉錯以觀奸動。
2.出自《北史·魏高涼王子思傳》此而不綱,將隳朝令。
3.出自《太古》禮樂不足錮其情,刑政不足綱其惡。
6.
古代系侯(箭靶)于植之繩。
1.出自《周禮·考工記·梓人》上綱與下綱出舌尋,縜寸焉。
2.出自《儀禮·鄉射禮》乃張侯下綱,不及地武。
7.
引申為系束。
1.出自《周禮·夏官·馬質》綱惡馬。
8.
舊時成批運輸貨物的組織。
1.出自《新唐書·食貨志三》晏為歇艎支江船二千艘,每船受千斛,十船為綱,每綱三百人,蒿工五十。
2.出自《舊五代史·周書·太祖紀四》彥欽乃奏野雞族掠奪綱商。
3.出自《水滸傳》因朱勔在吳中征取花石綱,百姓大怨,人人思亂。
9.
用作量詞。批。
1.出自《漢宮春·老人慶七十》詞歡醉后,呼兒烹試,頭綱小鳳團茶。
2.出自《西溪叢語》茶有十綱。第一、第二綱太嫩,第三綱最妙。
10.
行列。
1.出自《文選·鮑照〈舞鶴賦〉》離綱別赴,合緒相依。
11.
指州郡主簿。參見“綱紀”。
1.出自《梁書·柳慶遠傳》高祖之臨雍州,問京兆人杜惲求州綱,惲舉慶遠。
12.
生物分類系統上所用的等級之一。把同一門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和親緣關系再分為幾個群叫做“綱”。如苔蘚植物門分為苔綱和蘚綱,脊椎動物亞門分為魚、鳥、哺乳等綱。綱以下為目。
1.出自《墳·人之歷史》又集與此相似者,謂之貓科;科進為目,為綱,為門,為界。
13.
指押送貨物的軍吏。
1.出自《太平廣記》須臾,有度支兩稅綱,自揚子院,部輕貨數十車至……乃謂媚兒曰:“爾能令諸車皆入此中乎?”媚兒曰:“許之則可。”綱曰:“且試之。”媚兒乃微側瓶口,大喝,諸車輅輅相繼,悉入瓶。瓶中歷歷如行蟻然。有頃,漸不見,媚兒即跳身入瓶中。綱乃大驚,遽取撲破,求之一無所有。
1.哀求。
放在訃告后的信函,用于追述死者生平事跡
1.凄清寒冷的節氣。
1.悲傷地哭泣。
1.悲痛;痛切。
1.悲傷的感情。
1.哀告,哀求。
1.亦作"哀焭"。
2.憂傷孤獨。
1.同"哀煢"。
1.見"哀煢"。
1.唐元結《哀丘表》載,其任山南西道節度參謀時,收戰死者之尸骨,葬于泌南,名為"哀丘"。
1.苦苦請求。
1.見"哀舑"。
苦心勸告
1.悲傷而誠懇。
1.憂郁哀傷的人。
死后辦得很隆重的喪事 例褒獎之命,雖已表于哀榮,遺奠之恩,宜再申于軫悼。╠╠白居易《祭盧虔文》
1.致哀之聲從容。一說致哀時稍為容飾。
2.悲傷的容色。
1.謂凄涼肅殺。
1.悲痛憂傷。
1.悲哀的聲音。
2.指發出哀聲。
3.悲涼的樂聲。
1.指墓志銘。
1.謂傷悼時勢。
1.愛重賞識。
1.指帝王的遺詔。
1.同情寬恕。
1.指哀婉的弦樂聲。
1.指悲壯的樂聲。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
悲哀思念的感情
1.悲傷地訴說。
1.猶言哀痛無飾。
1.哀痛心酸。
2.指悲酸的情思。
1.丑貌。《莊子.德充符》"衛有惡人焉,曰哀駘它。"陸德明釋文引李頤云"'哀駘',丑貌,'它',其名。"后用作自謙之詞。
1.亦作"哀癯"。
2.猶哀毀。
1、嗚咽地悲嘆;出聲地悲泣;哀泣 2、悲哀地嘆息 例他痛苦時便細聲地哀嘆
1.猶哀音。動人聽聞的聲音。
1.哀傷;悲痛。
1.封建帝王因災害頻至﹑民不聊生﹑內外交困而下的罪己詔書。
1.指哀怨靡曼之音。
哀悼哀挽逝者。
悲傷委婉這首歌她唱得哀婉動人。
1.悲傷惋惜。
1.《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釣于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按,王孫,指王公貴人的子弟。唐杜甫有《哀王孫》詩,述安史之亂中,玄宗西逃,宗室王孫﹑妃子﹑公主或被殺戮,或流離乞食為生事。
1.哀辭。
1.眾星相聚貌。一說星名。
2.指失偶之烏。
3.唐諸部郎官的別稱。參見"哀烏郎"。
1.唐諸部郎官的別稱。
1.猶哀憐。
悲涼的弦樂聲哀弦繞白雪,未與俗人操。
1.悲涼的樂聲。
1.楚地舊俗,多于禁咒﹑哀吊的歌辭句末加"些"字,后因稱哀吊的歌辭為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