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扛,抬。
1.出自《南史·齊紀下·廢帝東昏侯》疾患困篤者,悉?移之。無人?者,扶匐道側,吏司又加捶打。
2.出自《匡謬正俗·剛扛》或問曰:吳楚之俗,謂相對舉物為“剛”,有舊語否?答曰:扛,舉也……彼俗音訛,故謂“扛”為“剛”耳。既不知其義,乃有造“?”字者。
3.出自《野獲編·山人·山人愚妄》﹝黃白仲﹞一日拜客歸,櫜中窘甚。輿夫索雇錢,則曰:“汝日?黃先生,其肩背且千古矣,尚敢索錢耶!”
4.出自《廿二史考異·南史二·王藻傳》布施為“??”,舉移為“?”之類。
2.
頂。
1.出自《西游記》呆子慌了,往上坡下筑了有三尺深,下面都是石腳石根,?住鈀齒。
3.
見“掆鼓”。樂器名。一種小鼓。長三尺,上有蓋,隋大業中煬帝宴享曾用之,奏樂時常先敲擊之以引大鼓。見《文獻通考·樂九》。按,《隋書·音樂志中》作“棡鼓”。
4.
見“掆鼓”。曲名。傳為黃帝既殺蚩尤所作,共十章。見《文獻通考·樂九》。
1.彼此有相似或共同之處。
1.猶相似。
1.相仿效。
1.兩相比較。
1.一起;偕同。
1.見"相攜"。
1.互相信賴,信任。
2.單指信任對方。
3.指互相信得過的人。
4.認為正確或確實,不懷疑。
1.星名。亦借指宰相。
1.見"相形"。
1.儐相。
1.舊時迷信,謂觀察人的狀貌能知其命運。俗稱"相面"。
1.見"相形見絀"。
1.共同。
1.亦作"相需"。互相依存;互相配合。
2.相互等待。
1.見"相依為命"。
1.見"相須"。
1.謂愿許終身。
2.泛指表示應允,允許。
3.贊許。
1.謂互相救助。語本《莊子.大宗師》"相呴以濕。"
1.彼此以呼出的氣濕潤對方。《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成玄英疏"呴氣相濕。"后以喻在困難時以微小的力量,竭力互相幫助。
1.依次。
1.勉勵。
2.互相勉勵。
1.相繼;前后連接。
2.連續。
1.同"相濡以沫"。
1.同"相濡以沫"。
1.互相映襯而顯現。
1.見"相縣"。
1.互開玩笑。多指男女間互相戲謔狎玩。
1.相繼;接連不斷。
2.尋訪;找尋。
1.謂爭先動手。
1.互相謙讓。
1.相近似;相當。
1.猶相迎。
1.遞相沿襲。
1.相抵。
1.察看;檢驗。
1.相互欺騙。
1.央求。
1.亦作"相佯"。亦作"相徉"。
2.徘徊;盤桓。
1.見"相羊"。
1.見"相羊"。
1.古神話中人名。傳說為共工之臣。亦稱"相柳"。
1.邀請。要,通"邀"。
1.宰相的俗稱。
1.宰相的功業。亦喻巨大的功績。
1.統一;彼此一致。
1.互相依靠。
互相依靠著生活下去祖孫二人相依為命。
1.拱手行禮。
2.交手于胸前為禮。
1.贊禮;司儀。
2.容貌儀態。
1.互相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