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同“概”。
1.出自《說文?木部》?,??斗斛。
2.
通“慨”。感慨。
1.出自《后漢書?劉淑等傳論》使天下之士,奮迅感?,波蕩而從之。
3.
通“溉”。洗滌。
1.出自《說文假借義證?木部》?本概之假借,溉亦叚借也。
4.
姓。
1.出自《萬姓統譜?卦韻》?,見姓苑。本朝?仁壽,景泰中泰州舉人。
1.顛倒錯亂。
1.《西游記》中豬八戒以釘耙作武器,后來俗語有"豬八戒倒打一耙"的說法,亦省作"倒打一耙"。多指不僅不接受對方的意見,反而指摘對方。
1.猶言倒打一耙。
1.非常;無比。
1.非常;無比。
1.搗蛋。借端生事,無理取鬧。倒,通"搗"。
1.副詞。現多作"到底"。猶言總要,總得。
2.副詞。猶言畢竟,終究。
3.副詞。表示深究,猶言究竟。
1.橫躺在地上。
2.謂把人殺死。
1.顛倒。謂事物的位置﹑順序﹑狀況等與原有的或應有的相反。
2.反倒,反而。
1.見"倒吊"。
1.謂人或物上下倒置著跌落下來。
1.搬移。
2.販賣;倒賣。
1.顛倒誤讀。
1.判斷,決斷。
2.引申為裁決;判決。
3.計劃,謀劃。
4.終止;完結。
5.明白,清楚。指將事情的因果是非關系或某種結局弄清楚。
1.謂向后傾跌,臀部先著地。
1.大套褲。
1.倒退躲避。
1.打翻;跌倒。
1.方言。猶言反倒,反而。
1.結賬后又要求重算。亦泛指事情結束后重又發作。
1.亦作"齳髫"。
2.指童年。
1.兒童。亦指童年。
1.長期的寵愛;平素的愛好。
2.猶正是,真個。
1.亦作"趂班"。
2.舊指官員上朝﹑赴朝。
1.猶繳納。
1.結伴,搭伴。
1.謂不假思索地隨意書寫。
1.順便;乘機。
1.形容奔波;顛沛。
1.信步;漫步。
1.時常。
1.指湊合表演。
1.亦作"趂朝"。
2.上朝。
1.方言。猶試探。
1.趕路。
1.亦作"趂船"。搭乘船只。
2.追逐船只。
1.搭乘。
1.猶言湊熱鬧。
1.猶言湊熱鬧。
1.猶言真個是。
1.亦作"趂趃"。
2.迭和;應和。
3.追上;追及。
1.亦作"趂趃"。
2.見"趁迭"。
1.跟著別人隨大流。
1.猶趁食。
1.穿街走巷。
1.隨風。
2.追風。比喻迅速。
1.乘涼。
1.亦作"趁風使柁"。
2.比喻隨機應變或迎合別人行事。
1.比喻根據情勢的變化而轉向,見機行事。
1.見"趁風轉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