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完備;齊全。
2.
動詞
〈書〉兼;包括;概括。
1.
亦作“賌”。
2.
完備,齊全。
1.出自《莊子·齊物論》百骸,九竅,六藏,賅而存焉。
3.
概括,包括。
1.出自《〈孟子〉字義疏證·仁義禮智》且言義可以賅禮,言禮可以賅義。
2.出自《盛世危言·道器》合之則本末兼賅。
3.出自《示亞子》詩譚藝縱橫賅九流,名場跌宕氣千秋。
4.
方言。擁有。
1.出自《滬諺外編·陳九仙求子》唐朝真源縣里有個陳九仙,忠厚傳家富家業,賅是漕田好幾千,還開幾處典當賺利錢。
2.出自《姜尚公老爺列傳》你們爺爺在世的時候,那可多勢道呀!家道就像茅草山著火,轟轟烈烈上升的。那時候賅著二三百畝大田,外加算不盡的山頭山面,雇著十多個長工。
5.
通“侅”。奇秘,不尋常。參見“奇胲”。
1.出自《滄洲翁傳》善著書,有《內經或問》、《靈樞經脈箋》、《五色診奇賅切脈樞要》、《運氣圖說》……各若干卷。
2.出自《讀書雜志·漢書七》奇賅者,非常也。賅,正字也;胲、咳、賌皆借字耳。
3.出自《淮南子·兵略訓》明於星辰日月之運,刑德奇賅之數,背鄉左右之便,此戰之助也。
1.指宮中的亭閣。
1.鸞鏡照孤影;孤鸞。謂情人離去,孤單獨處。
1.見"鸞孤鳳只"。
1.孤獨的鸞鳳。比喻夫妻或情侶離散后孤零零的一人。
1.即鸞輦。
1.鸞與鵠。比喻賢臣。
1.像鸞鵠似地停息直立。用以比喻子孫賢俊。
1.指宮中公主的居室。
1.對人所藏書卷的敬稱。
1.鸞與和。古代車上的兩種鈴子。
1.亦作"鸞鹲"。
2.鸞與鶴。相傳為仙人所乘。
3.借指神仙。
1.神仙乘騎的鸞車鶴駕。
1.有鸞鈴的車前橫木。
1.五彩之花。
1.用翠鳥之羽做成的環形飾物。
1.亦作"鸞凰"。
2.鸞與鳳。皆瑞鳥名。常用以比喻賢士淑女。
3.鸞凰配對。比喻夫妻或情侶。
1.見"鸞皇"。
1.見"鸞回"。
1.形容舞姿優美。
1.鸞鳥。
1.鸞鳥棲集。比喻賢士相聚。
1.刻畫有鸞鳥圖形的幾案。
1.鸞形發髻。
1.天子的車駕◇亦為車駕之美稱。
1.見"鸞箋"。
1.指書信。
1.剪刀的美稱。
1.即鸞鏡。
1.對公主生日的敬稱。
1.比喻夫妻。
1.見"鸞交鳳友"。
1.比喻情侶;夫妻。
1.據《海內十洲記.鳳麟洲》載,西海中有鳳麟洲,多仙家,煮鳳喙麟角合煎作膏,能續弓弩已斷之弦,名續弦膠,亦稱"鸞膠"◇多用以比喻續娶后妻。
1.指續娶的后妻。
1.宮階。
1.有鸞鳥圖案的織錦。
1.道教的經卷。
1.喻指筆勢飛動。
2.鸞鈴驚動。
1.即鸞旗。
1.《太平御覽》卷九一六引南朝宋范泰《鸞鳥詩》序"昔羪賓王結羋峻祁之山,獲一鸞鳥,王甚愛之,欲其鳴而不致也。乃飾以金樊,饗以珍羞。對之逾戚﹐三年不鳴。夫人曰'聞鳥見其類而后鳴,何不縣鏡以映之!'王從言。鸞睹影感契,慨焉悲鳴,哀響中霄﹐一奮而絶。"后即以"鸞鏡"指妝鏡。
1.鸞車前的橫木。借指鸞車。
1.比喻情侶倦怠的樣子。
1.鸞鳥之林。比喻人才薈萃之所。
1.車鈴的一種。
2.系在馬身上的響鈴。
1.織有鸞形圖案的絲織物。
1.鸞與龍。比喻帝王。
2.比喻優秀人材。
3.婦女頭飾名。
1.天子王侯所乘之車。
1.即鸞輅。
1.鸞與鷺。常用以比喻高貴者。
1.媒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