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古地名。
1.出自《左傳·定公六年》鄭於是乎伐馮、滑、胥靡,負黍、狐人、闕外。
2.
姓。
1.出自《廣韻?東韻》馮,姓。畢公高之后,食采於馮城,因而命氏。出杜陵及長樂。
1.痛罵。
1.裝腔作勢令人厭惡的樣子。
壞名聲大家都知道在當地,他是個臭名昭著的人物。
1.見"臭皮囊"。
1.亦作"臭皮袋"。
2.喻指人之軀殼。釋道以人體內多污穢不潔之物﹐如痰﹑涕﹑屎﹑尿等﹐故有是稱。
1.對不義之財的鄙稱。
1.極言其兇狠酷烈。
1.臭惡之氣味。
指壞的思想作風、興趣向往等彼此相同,很合得來他們臭味相投,混在一起干壞事。
臭氧層遭到破壞的現象。主要由人類活動產生的大量氮氧化物、氟氯烴化合物及其他痕量氣體進入臭氧層所造成。臭氧層破壞后,地面將受到過量的紫外線輻射,桅人類健康;使平流層溫度發生變化,導致地球氣候異常,影響植物生長、生態平衡等。
1.出外巡察。
1.猶張榜。
1.外出游戲。
1.猶言超脫。
2.猶言出眾。
1.見"出鈸"。
1.走出行列。
2.指走出行列上奏。
3.出勤;上班。
利用一定的物質載體,將著作制成出版物以利傳播的行為。是有文字以后發展起來的。古代金文、石刻以及人工抄寫、刻繪書籍,是一定意義上的出版。正式的出版是隨著印刷術的發明,至唐代中葉盛行。現代出版主要指圖書、報刊、音像讀物等的編輯、印刷(或復制錄音、錄像、縮微品等)、發行三個方面。當代出現的電子出版活動,又為出版增加了新的內容。
1.出版圖書刊物等的機構。
1.出版社。
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規定,出版物包括報紙、期刊、圖書三類。前兩者是定期出版物,后者是不定期出版物。傳統的出版物都是印刷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除印刷型之外,又有非印刷型制品,如縮微品(縮微膠卷、縮微膠片等)、音像制品(如錄音帶、錄像帶、唱片、幻燈片、聲像光盤等)、電子型(如軟盤、只讀光盤等)等。
1.亦作"出牓"。貼出文告。
2.貼出被錄取人的名單。
1.見"出榜"。
1.賭博的一種。在寶盒內裝上帶點數的寶子,供賭徒們押。有人秘密裝寶盒,有人傳送寶盒,有人開寶盒。傳送寶盒稱為出寶,整個活動也統稱為出寶。
1.視察堡壘。葆,通"堡"。
1.見"出奔"。
1.猶下筆。
2.方言。指錢財損失。
1.渡越邊境。
1.把靈柩運到埋葬或寄放的地點。
1.出動軍隊。
1.娼家隱語稱出門為"出跋"。跋,改作"鈸",意謂與和尚有關。
1.出任官職。
1.發出,散布。
1.謂移出棺材,就葬墓地。
1.舊時戲劇表演殺傷時,涂紅色作流血狀,叫作出彩◇用以指出血,流血。
1.猶彈劾。
1.到操場上操練。
1.發生意外;出差錯。
1.出岔。
1.工作人員臨時被派遣外出辦理公事。
2.民工出去擔負運輸﹑修建等臨時任務。
1.出差錯;發生意外。
1.猶出定。
1.天然長成或人工生產。
2.地方生產的物品。
3.猶出息。個人的發展前途。
1.猶長進。
1.謂破格提拔。
1.產品運出工廠。
工礦企業向商業部門或其他生產單位出售商品的價格。是工業品進入流通領域的最初價格。由成本加工業利潤和稅金構成。是制定工業品批發與零售價格的基礎。
1.出面;露面。
2.引申為演員﹑運動員在舞臺或運動場出現。
3.結局;收場。
4.猶出路。
5.考生離開考場。
1.外出掠奪。
1.對外貿易中出口貨物的總值超過進口貨物的總值。
1.謂被罷去朝內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