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絲帶。
1.出自《書·顧命》玄紛純,漆仍幾。
2.出自《周禮·春官·司幾筵》設莞筵紛純。
3.出自《隋書·禮儀志六》官有綬者,則有紛,皆長八尺,廣三寸,各隨綬色。若服朝服則佩綬,服公服則佩紛。
4.出自《和樂天初授戶曹喜而言志》今人重軒冕,所重華與紛。
2.
旗上的飄帶。
1.出自《文選·揚雄〈羽獵賦〉》靡日月之朱竿,曳彗星之飛旗。青云為紛,紅霓為繯。
3.
盛多貌;眾多貌。
1.出自《楚辭·離騷》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2.出自《白水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猛將紛填委,廟謀蓄長策。
3.出自《天馬行應制作》我朝幅員古無比,朔方鐵騎紛如蟻。
4.出自《寄徐伯蓀》詩蒼生紛痛哭,吾道例窮愁。
4.
亂;雜。
1.出自《墨子·尚同中》當此之時,本無有敢紛天子之教者。
2.出自《楚辭·招魂》士女雜坐,亂而不分些;放陳組纓,班其相紛些。
3.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聽不失一二者,不可亂以言;計不失本末者,不可紛以辭。
4.出自《聊齋志異·嬌娜》公子曰:“家君恐交游紛意念,故謝客耳。”
5.出自《萌芽的啟示》飽含漿液的嫩芽異彩紛呈,形態各異。
5.
糾紛;爭執。
1.出自《老子》挫其銳,解其紛。
2.出自《史記·滑稽列傳序》談言微中,亦可以解紛。
3.出自《楹史·張紫微原芝》告我圣天子,承天之意,承祖宗之意,早定大計,惟一無貳,紛以貳起。
6.
通“帉”。參見“紛帨”。拭物的佩巾;抹布。
1.出自《禮記·內則》左佩紛帨。
2.出自《陳書·周弘直傳》既應侍養,宜備紛帨。
7.
姓。戰國有紛彊。見《戰國策·秦策五》。
1.云氣騰涌﹑煙霧彌漫貌。
2.水沸涌貌。
1.云氣飄浮貌。
1.云氣騰涌貌。
2.酒色混濁貌。
1.云氣騰涌貌。
1.云煙籠罩﹑昏暗晦冥貌。
1.水彌漫,浩茫。
1.云煙彌漫。
1.形容草木郁茂。
1.形容草木茂密多蔭。
1.亦作"蓊葧"。
2.草木茂盛貌。
3.引申為濃郁。
1.猶蓊勃。
1.見"蓊勃"。
1.彌漫;充塞。
1.草木繁密貌。
1.草木茂盛貌。
1.草木茂盛貌。
1.濃郁。
1.草木茂盛貌。
1.密盛貌。
1.草木茂盛貌。
2.濃密;密集。
1.草木茂盛貌。
2.密集貌。
1.草木茂密貌。
1.相傳漢末名醫華佗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禽的動作和姿態,編成一套體操,進行肢體活動以健身◇因稱以此法鍛煉身體為"戲五禽"。
1.亦作"戲?"。
2.戲弄輕侮。
1.險峻貌。
1.方言。即留聲機。
1.嬉戲;調戲。
1.謂在主帥的旌麾之下。引申為部下。戲,通"麾"。
1.戲班﹑劇團放置戲衣和道具的箱子。
1.玩笑;嬉笑。
2.譏笑。
1.輕薄。
打趣;開玩笑善戲謔兮不為虐兮|新房里充滿戲謔的笑聲。
1.開玩笑的話。
2.開玩笑。
1.指戲曲中的關鍵精彩處。
1.復姓。春秋衛國有戲陽速。見《左傳.定公十四年》。
1.戲曲演員演戲時穿的服裝。
1.下棋。
1.亦作"戲游"。
2.游戲;游玩。
1.見"戲豫"。
1.游戲娛樂。
1.猶戲言。開玩笑的話。
2.指開玩笑。
1.亦作"戲渝"。
2.戲嬉安逸。
1.亦稱"戲園子"。
2.舊時稱專供演出戲曲的場所。
1.見"戲園"。
1.劇場。
1.賭債。
1.虛與應戰。
1.戲劇的演出廣告。
1.戲謔;嘲弄。
1.穿戲裝拍攝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