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煩悶,煩躁。
2.
形容詞
厭煩,厭惡。
3.
動詞
使厭煩。
4.
形容詞
又多又亂。
5.
動詞
煩勞。
1.
熱頭痛。按,《說文·頁部》:“煩,熱頭痛也。”
1.出自《韓詩外傳》人主之疾,十有二發,非有賢醫,莫能治也。何謂十二發?曰: 痿、蹶、逆、脹、滿、支、膈、肓、煩、喘、痹、風,此之曰十二發。
2.
煩躁;煩悶。
1.出自《素問·生氣通天論》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
2.出自《難蜀父老文》心煩於慮,而身親其勞。
3.出自《崇政殿詳定幕次偶題》詩不恨玉盤冰未賜,清談終日自蠲煩。
4.出自《春》不,我心里煩得很。
3.
繁多;繁雜。
1.出自《書·說命中》禮煩則亂,事神則難。
2.出自《史通·載言》言事相兼,煩省合理。
3.出自《聊齋志異·黃英》早過花肆,見肆中盆列甚煩。
4.
紛亂;糾結。
1.出自《周禮·考工記·弓人》凡為弓……夏治筋,則不煩。
2.出自《人物志·利害》其功足以理煩糾邪。
3.出自《和侯協律詠筍》乍出真堪賞,初多未覺煩。
5.
困乏;疲勞。
1.出自《洛神賦》日既西傾,車殆馬煩。
2.出自《文選·左思〈招隱詩〉》躊躇足力煩,聊欲投吾簪。
3.出自《寄韓愈》詩臨溪一盧濯,清去肢體煩。
6.
煩勞;相煩。
1.出自《左傳·僖公三十年》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
2.出自《論衡·書虛》既不恥取金,何難使左右?而煩披裘者?
3.出自《詠燈花》更煩將喜事,來報主人公。
4.出自《紅樓夢》這都是他摘下來,煩我給他編。
7.
厭煩;膩煩。
1.出自《上白帝城》詩不是煩形勝,深慚畏損神。
2.出自《紅樓夢》寶玉頭里已經聽煩了。
3.出自《青春之歌》在巖上坐煩了,有時,道靜也順著海邊走下去。
8.
頻繁攪動;煩擾。
1.出自《禮記·樂記》土敝則草木不長,水煩則魚鱉不大。
2.出自《新唐書·儒學傳下·皇甫镈》煩一州而致長年于君父,何愛哉?
3.出自《本朝政要策·俸祿》太祖猶以為煩民也,於是出庫財以賦吏祿。
9.
指煩繁多的事務。
1.出自《襄陽盧丞墓志銘》至襄陽丞,以材任煩,能持廉名。
1.猶言握鉛抱槧。素,白絹,古代用以書寫。黃,雌黃,古代用以校點書籍。
1.見"握粟出卜"。
1.《詩.小雅.小宛》"握粟出卜,是何能谷。"鄭玄箋"但持粟行卜,求其勝負。"后用以指祈求神明護佑,去兇賜吉。
1.執算籌以計數。亦指謀劃。
1.握熾炭,蹈沸湯。喻不畏危難,敢于用命。
1.駕馭云霧。意謂善于掌握戎機。
1.掌握要領。
1.喻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語本《楚辭.九章.懷沙》"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王逸注"言已懷持美玉之德。"
1.戰國楚宋玉《高唐賦》"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愿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后以"握雨攜云"指男女歡合。
1.見"握霧拿云"。
1.手中。
1.掌官印。印章皆用篆文,故云。
1.亦作"握齱"。亦作"握娖"。
2.局促,器量狹小。
1.見"渥采"。
1.厚愛。
1.潤澤光艷的朱砂。多形容紅潤的面色。
1.深厚的恩澤。
1.焐汗。受風寒的病人,服藥后蓋上棉被,使出汗。渥,用同"焐"。
1.深厚。
1.謂厚恩。
1.深厚的恩惠。
1.即窩集。原始森林。
2.清初東海國三部之一。主要分布于鏡泊湖以西,東至烏蘇里江上游,南臨綏芬河流域至蘇聯沿海地帶的廣大地區。
1.深紅色。
1.厚愛,特別照顧。
1.猶緩流。
1.使發酵。
1.看重,厚待。
1.豐厚隆盛。
1.深厚的恩澤。
1.色澤紅潤貌。
1.潤澤。
1.豐盛。
1.謂得天獨厚的美質。
1.猶渥水駒。
1.傳說渥洼水中的神馬。
加拿大首都。大市區人口100萬(1995年)。工業主要有紙漿和造紙、木材加工、印刷等,電子工業發展很快。鐵路樞紐,河港。有國會、總督府、博物館、美術館等建筑。多宏偉教堂。大市區外圍有3千米寬的綠帶”,風景優美。
1.水名。在今甘肅什西縣境,傳說產神馬之處。
2.指代神馬。
1.濃味。
1.猶茂盛貌。
1.猶重刑。
1.美須。
1.猶普照。
1.指恩惠。
1.猶渥丹。
1.深厚誠摯。
1.猶渥丹。
1.高聳的山崖。
1.用石硪夯筑。
1.挑刺;找岔兒。
1.見"斡魯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