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精品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七里香社区在线看,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频道日韩,4949澳门今晚开奖结果

刷刷題

【餌】的拼音、怎么讀

餌

拼音: ěr

筆畫:14

部首:飠

結構:左右

五行:火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1.

糕餅。

1.出自《周禮·天官·籩人》羞籩之實,糗餌、粉糍。

2.出自《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八》僧瀹茗炙面為餌以啖客,久之乃別。

3.出自《乞巧文》餰餌馨香,蔬果交羅。

2.

比喻白而微黃的顏色。

1.出自《周禮·考工記·弓人》鼠膠黑,魚膠餌。

3.

泛指食物。

1.出自《老子》樂與餌,過客止。

2.出自《浮生六記·閨房記樂》是夜送親城外,返已漏三下,腹饑索餌,婢嫗以棗脯進。

3.出自《朝花夕拾·〈狗·貓·鼠〉》鷙禽猛獸,以較弱的動物為餌,不妨說是兇殘的罷。

4.

釣魚或誘捕其他禽獸的食物。

1.出自《莊子·胠篋》鉤餌罔罟罾笱之知多,則魚亂于水矣。

2.出自《荀子·法行》鷹鳶猶以山為卑而增巢其上,及其得也必以餌。

3.出自《獨釣》詩鳥下見人寂,魚來聞餌馨。

4.出自《珍珠船》有漁者得魚甚易,云取燕肉和面為餌。

5.出自《畫夢錄·樓》我忙亂地舉起竿來,一個空鉤,上面的餌已不見了。

5.

泛指引誘之物。

1.出自《淮南子·俶真訓》是故以道為竿,以德為綸,禮樂為鉤,仁義為餌。投之于江,浮之于海,萬物紛紛,孰非其有!

6.

釣魚。

1.出自《學梁王〈兔園賦〉》乃射宿餌魴,前繳鹔鷞。

2.出自《一切經音義》服虔云:“鉤魚曰餌也。”

7.

指藥物。

1.出自《求仙曲》鏟惑有靈藥,餌真成本源。

2.出自《捕蛇者說》永州之野,產異蛇……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

3.出自《水滸傳》外使敷貼之餌,內用長托之劑。

8.

服食;吃。

1.出自《后漢書·馬援傳》初,援在交趾,常餌薏苡實。

2.出自《清白堂記》當大暑時,飲之若餌白雪,咀輕冰,凜如也。

3.出自《醒世恒言·灌園叟晚逢仙女》承處士脫某等大難,無以為報,餌此花英,可延年卻老。

9.

謂給人吃。

1.出自《戰國策·中山策》臣有父,嘗餓且死,君下壺飡餌之。

2.出自《傳奇·裴航》餌以絳雪瓊英之丹。

3.出自《聊齋志異·張誠》移時,懷餅來餌兄。

10.

吞食;侵吞。

1.出自《漢書·賈誼傳》而淮陽之比大諸侯,廑如黑子之著面,適足以餌大國耳,不足以有所禁御。

2.出自《邑錢侯直指疏薦序》持籌者盈縮其額,餌其半,公家之籍,不如令甲。

11.

引誘;誘惑。參見“餌敵”。

1.出自《孑遺錄》請謬謂以金寶給賊,而先以真者餌之。

12.

招致。

1.出自《智囊補·閨智·新婦處盜》賊觸木倒,破頭死。燭之,乃所識鄰人,倉皇間,懼反餌禍。

13.

指牲畜的筋腱。

1.出自《禮記·內則》每物與牛若一,捶反側之,去其餌。

相同筆畫的字

相同部首的字

相同讀音的字

組詞

司明

1.負責讓眼睛明亮。謂使了解下情。

2.官名。新莽設置。參閱《漢書.王莽傳中》。


司命

1.星名。文昌的第四星。

2.星名。三臺中的上臺二星。

3.星名。虛宿北的二星。

4.神名。《禮記.祭法》"王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孔穎達疏"司命者,宮中小神。熊氏云非天之司命,故祭于宮中。"

5.神名。掌管生命的神。 6.神名。灶神。 7.掌握命運。亦指關系命運者。 8.主管詔令。 9.新莽官名。主管軍事。


司母戊方鼎

1.商代晩期王室的祭器。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陽武官村。方形,四足,立耳,飾饕餮紋。通耳高133厘米,橫長110厘米,寬78厘米,重達875公斤,為我國已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也是古代世界青銅文化中僅見的。方鼎結構復雜,鼎身和四足是整體鑄造,耳則是在鼎身鑄成后再在其上安模﹑翻范﹑澆鑄而成的。它集中反映了商晩期青銅器冶鑄業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鼎腹內壁鑄銘文"司母戊"三字,是商王為祭祀其母戊而作。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司牧

1.管理,統治。

2.君主;官吏。

3.主管畜牧的官員。


司南

1.我國古代辨別方向用的一種儀器。用天然磁鐵礦石琢成一個杓形的東西,放在一個光滑的盤上,盤上刻著方位,利用磁鐵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別方向,是現在所用指南針的始祖。

2.比喻行事的準則;正確的指導。

3.司南車的省稱。

4.猶司晨。


司農仰屋

1.主管錢糧的官員一籌莫展,無計可施。形容國庫空虛,財政拮據。


司庖

1.廚師。


司配令

1.[英spring]英語彈簧的音譯。借指彈子門鎖。


司契

1.掌握契據。

2.掌管法規。

3.謂文詞能恰切傳情達意。


司巧

1.指織女星。


司寢

1.猶言侍寢。


司闕

1.負責糾正過失的官員。


司人

1.指更夫。

2.神名。


司嗇

1.農神名,即后稷。相傳堯時后稷始作稼穡,故尊祀后稷為農神。


司商

1.官名。掌賜族授姓。


司慎

1.古代傳說諸侯結盟時伺察不敬者之神。司,通"伺"。詳"司盟"。


司聲

1.負責聽察民情之官。


司繩

1.負責頒行法令。

2.主持糾察的官員。


司史

1.主持史書的修撰工作。


司市

1.官名。掌管市場的治教政刑﹑量度禁令等。


司事

1.古代負責農事的官員。

2.猶有司。主管官吏。

3.指官署中低級吏員或公所﹑會館等團體中管理帳目或雜務的人員。

4.辦事;供職。


司守

1.負責守衛。


司書

1.官名。《周禮》天官之屬,掌計會簿書,為司會之副。參閱《周禮.天官.司書》。

2.從事公文﹑書信等文書工作的人員。


司天

1.掌管有關天象的事務。

2.負責觀察天象等自然現象以占斷吉兇的人。

3.運氣說術語。與"在泉"相對。意為掌握天上的氣候變化。司天定居于客氣第三步氣位,統主上半年氣候變化的總趨向。在泉象征在下,定居于客氣第六步氣位,值管下半年氣候變化的總趨向。古代醫家運用"司天"﹑"在泉"來預測每年的歲氣變化并推斷所患疾病。


司天監

1.職官名。司天臺的主管官員。唐時始置。見《新唐書.百官志二》。

2.官署名。


司天臺

1.官署名。掌管觀察天象﹑考定歷數等職。歷代設置專官,稱太史令。隋改太史監,唐初改為太史局,以后名稱屢改,有秘書閣局﹑渾天監﹑渾儀監﹑太史監等名。至唐肅宗干元元年改為司天臺。除占候天象外,并預造來年歷頒于天下。參閱《舊唐書.職官志二》。

2.猶天文臺。又稱觀天臺。觀測天象的建筑。


司田

1.管理農務的官。


司柁

1.見"司舵"。


司危

1.星座名。


司衛

1.負責保衛。亦指負責保衛的人。


司味

1.謂做膳宰之事;掌廚。


司文

1.官署名。猶今之禮賓司。

2.司文郎的省稱。

3.掌管文教。


司文郎

1.唐代職官名。司文局的副職。

2.借指地方掌管文教的官員。


司握

1.掌握。


司武

1.司馬的別稱。


司務長

1.連隊中主管裝備﹑物資﹑經費﹑伙食﹑衛生等后勤工作的干部。


司物

1.保管物件的人。


司香

1.明內侍官名,多由宦官擔任。負責燒香等事宜。見《明史.職官志三》。

2.泛指負責燒香的人。


司星

1.主管占候星象的官員。


司刑

1.官名。《周禮》秋官之屬。掌五刑之法。見《周禮.秋官.司刑》◇泛指主管法律刑罰的官。


司勛

1.官名。《周禮》夏官之屬,主管功賞之事。北周因周制置司勛,掌六勛之事。隋置司勛侍郎,屬吏部。唐宋改為郎中,明清稱稽勛司,清末廢。參閱《唐六典》卷二﹑《清通典.職官二》。

2.指杜牧。牧嘗為司勛員外郎,故稱。


司訓

1.明清時縣學教諭的別稱。明葉盛《水東日記》篇目有"蔣司訓"。

2.指擔任司訓之職。


司言

1.謂擔任中書舍人。唐之中書舍人掌管詔令﹑侍從﹑宣旨﹑接納上奏文表等事,故云。

2.宮中女官名。負責傳宣圣旨。


司業

1.謂主管世子學業教育。

2.學官名。隋以后國子監置司業,為監內的副長官,協助祭酒,掌儒學訓導之政。至清末始廢。參閱《通典.職官九》﹑《續通典.職官九》﹑《清通典.職官六》。

3.指唐張籍。張籍仕終國子司業,故稱。


司夜

1.主管夜間的報時。

2.借指雞。


司儀

1.官名。《周禮.秋官》有司儀,負責接待賓客的禮儀。北齊有司儀署,隋唐因之,屬鴻臚寺,掌兇禮喪葬之事。宋以后不設。明代之司儀主管陳設引奏禮儀,清廢。參閱《通典.職官八》﹑《明史.職官志三》。

2.舉行典禮時報告進行程序的人。

3.謂舉行典禮或大會時報告進行程序。


司應

1.相互應和。


司用

1.猶職能。


司輿

1.官名。唐代對駕部的改稱,掌輿馬。屬兵部◇泛指管車乘的官員。


司獄

1.掌管刑獄的官員。

2.元刑部設司獄司,明因之。清刑部亦置司獄,掌督獄卒。參閱《元史.百官志一》﹑《明史.職官志一》﹑《清史稿.職官志一》。

刷刷題
公司地址: 北京市昌平區龍域北街10號院1號樓C座5層A區0038(集群注冊)
? 2019 shuashuati.com 京ICP備20000060號-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0703

聲明: 本網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絡或網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移除相關內容 刷刷題對內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州市| 台南县| 吴桥县| 阜城县| 杂多县| 龙陵县| 原平市| 墨竹工卡县| 柘荣县| 伊川县| 广安市| 彝良县| 如东县| 岱山县| 崇明县| 铜梁县| 台东市| 聂拉木县| 贵定县| 沙雅县| 中西区| 洪泽县| 河津市| 满洲里市| 东港市| 林口县| 洮南市| 北辰区| 图木舒克市| 武汉市| 漠河县| 白河县| 马龙县| 乐清市| 屏边| 托里县| 正安县| 普宁市| 武义县| 承德县| 湛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