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方〉(北方官話)重重地用力往下放,著(zháo)地很重。
1.
蹲。參見“蹲”。
1.出自《初刻拍案驚奇》夜珠只在石凳之下蹾著,心中苦楚,想著父母,只是哭泣。
2.出自《紅樓夢》轉過藕香榭來……有幾個小丫頭蹾在地下找東西。
3.出自《一個勤學的學生》他知他確是落第了;頭越法低了,臉越法白了;腿軟了,幾幾乎蹾在地下。
2.
猛地用力往下放物。
1.出自《大旗》只聽見殷老大把飯碗往鍋臺上使力一蹾,罵著從外間闖進來。
2.出自《秦川兒女》他從煙盒里抽出一支煙來,在左手大拇指的指甲蓋上蹾了幾下,銜在嘴上,劃根洋火,慢慢地吸著。
1.和順。語本《書.洪范》"沈潛剛克,高明柔克。"
1.扼殺。
1.地方病,最先在黑龍江省克山縣發現。癥狀是惡心﹑吐黃水,胸部脹悶,四肢冷,血壓低,有時呼吸困難,下肢浮腫。有的地區叫攻心翻。
1.古琴曲名。
1.能夠繼承。
1.語本《禮記.學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后因以"克紹箕裘"謂能繼承祖業。
1.刻忌好勝。
2.克敵制勝。
1.滿語。原義為恩,賜予。指皇上恩賜之物。
2.指供品。
1.刻石。在碑石上刻字。
1.猶富足。
幫助消化食物山楂能~。
1.謂能長壽。
1.即緙絲。我國特有的一種絲織手工藝。
1.同"克紹箕裘"。
1.殲滅。
2.指殲滅敵人。
1.謂長及膝部。
1.扣減的范圍。
1.攻破。
1.刻削,裁剪。
2.克扣。
1.相似。
2.謂能繼承前人。
1.能夠諧和;符合;統一。
1.能和諧。
2.能協同。
1.約束內心。
迷信的人用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推論,認為有些人的命運是相克的,把相克的人叫做克星◇貓頭鷹是鼠類的~。
1.《漢書.韓信傳》"淮陰少年又侮信曰'雖長大,好帶刀劍,怯耳。'眾辱信曰'能死,刺我;不能,出跨下。'于是信孰視,俯出跨下。一市皆笑信,以為怯。"后以"跨下辱"指胸有大志的人,能屈能伸,甘受小辱???,通"胯"。
1.跨據險要。
1.指有搭襻的鞋子。
1.猶跨空。
1.跨到或踏到"巽"的方位?!顿恪?,八卦之一,代表"風"。
1.猶跨蹍。
1.猶穿越。引申為超過。
1.謂超越并映照。
1.據有。
1.正院兩旁的院子。
正院旁邊的院子。
1.跨騰跳躍。
2.超越,跳過。
1.本指良馬奔跑時后蹄印躍過前蹄印。因以喻指好馬,良馬。
2.比喻兒子勝過父親。
1.見"跨蹍"。
1.亦作"跨輾"。
2.超越并壓倒。
1.兼有﹑控制兩個或兩個以上地區。
1.指帶子上的搭扣。
1.跨越,超越。
1.統轄;統管。
1.謂據有保持。
2.聳立。
1.兩腿分在物體的兩邊坐著。
1.用草繩纏結劍柄。
2.指劍。
1.草繩纏柄的劍。
1.草鞋。
1.一種草席。
明代建筑工匠。吳縣(今屬江蘇)人。木工出身,精于其藝,曾主持大型土木工程◇任工部左侍郎。1417年負責建造北京宮殿和長陵;1425年建獻陵;1436-1449年負責重建故宮三大殿;1459年建北京紫禁城外的南門,1460年建北京西苑(今北海、中海、南海)殿宇,1464年建裕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