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褻瀆,輕慢,對人不恭敬。
2.
名詞
〈書〉溝渠;水道。
3.
名詞
〈書〉河川。
1.
亦作“凟”。亦作“豄”。
2.
江河大川。
1.出自《韓非子·五蠹》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鯀禹決瀆。
2.出自《釋名·釋水》天下大水四,謂之四瀆,江、河、淮、濟是也。
3.出自《封氏聞見記·漳瀆》﹝漳水﹞發源潞州,東赴滄海,有逾淮濟,合著瀆名,請以漳水為一瀆。
4.出自《清史稿·圣祖紀一》癸未,滇遣官告祭岳瀆、古帝陵、先師闕里。
3.
指瀆谷水。
1.出自《文選·潘岳〈西征賦〉》行乎漫瀆之口,憩乎曹陽之墟。
4.
見“瀆山”。岷山的古稱。在今四川省北部。
1.出自《史記·封禪書》自華以西,名山七,名川四。曰華山……瀆山。瀆山,蜀之汶山。
5.
濫;過度;煩瑣。
1.出自《禮記·緇衣》好賢如《緇衣》,惡惡如《巷伯》,則爵不瀆而民作愿,刑不試而民咸服。
2.出自《明史·顧大章傳》帝以大章瀆辨,稍奪其俸,大章遂引歸。
3.出自《清史稿·高宗紀一》以云南布政使陳宏謀瀆奏本省墾務,下部嚴議。
4.出自《外債平議》與其簡而漏,毋寧瀆而明。
6.
敗亂;混雜。
1.出自《逸周書·文酌》七事:一騰咎信志,二援拔瀆謀,三聚疑沮事。
2.出自《韓非子·八經》廢置無度則權瀆,賞罰下共則威分。
3.出自《上蔡副樞密書》尊卑有法,上下有紀,貴賤不亂,內外不瀆,風俗歸厚,人倫既正,而王道成矣。
7.
通“嬻”。褻瀆,輕慢。
1.出自《易·蒙》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
2.出自《陳太丘碑文》序交不諂上,愛不瀆下。
3.出自《老學庵筆記》諸侯將薨,必遷於路寢,不死於婦人之手,非惟不瀆,亦以絕婦寺矯命之禍也。
4.出自《潛書·全學》智足於戰,未善也,戰不可瀆也。
8.
通“黷”。貪求;玷污。
1.出自《左傳·昭公十三年》晉有羊舌鮒者,瀆貨無厭。
2.出自《列女傳·柳下惠妻》柳下惠處魯三黜而不去,憂民救亂,妻曰:“無乃瀆乎?”
3.出自《金史·彀英傳》初,彀英宿將恃功,在南京頗瀆貨,不恤軍民。
9.
溝渠。
1.出自《論語·憲問》﹝管仲﹞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2.出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彼尋常之污瀆兮,豈能容吞舟之魚!
3.出自《梁書·徐勉傳》瀆中并饒菰蔣,湖里殊富芰蓮。
4.出自《智囊補·兵智·賀若弼》賀若弼謀攻京口,先以老馬多,買陳船而匿之,買敝船五六十艘,置于瀆內,陳人覘之,以為中國無船。
5.出自《官米行》去年霪潦歲不熟,惵惵窮民在溝瀆。
10.
姓。漢有瀆弘之。
1.出自《萬姓統譜?屋韻》瀆,漢有瀆弘之。
1.重復出現。
1.嚴厲懲處。
1.見"重創"。
1.比喻重復繁多。
1.見"重床疊架"。
①(-chuāng)使受到重大傷亡、損害重創入侵之敵|心靈受到重創。②(-chuāng)重傷身被(pī)重創。③(chóngchuāng)再次殺傷已受傷者古者不重創,不禽二毛。
懸掛著靜止重物的細線。它所在方向通常叫做豎直方向,又稱鉛直方向,即物體所受重力的方向。
1.音韻學術語。即"雙唇塞音"和"雙唇鼻音"。上下唇緊閉或接觸以節制外出之氣息而成。如"三十六字母"中之幫(b)[p]﹑滂(p)[p']﹑并[b]﹑明(m)[m]四母。
1.鯊(古代一種小魚)的別名。
1.指祖母。
1.豐厚的賞賜。
2.用厚禮賜予。
1.重疊;重復。
重疊;重復繁雜岡巒重沓|文章內容重沓。
1.謂物體大而沉重。
2.大而重要。
3.指高而重要的官位。
4.指詩文風格凝重,氣象闊大。
1.累代;累世。
1.折上巾又加以帽。
2.既有傘又戴帽。
1.斤量重的擔子。比喻繁重的工作。
2.喻指沉重的生活﹑精神負擔。
1.謂氣阻塞而暈倒。
1.語出《后漢書.竇武傳》"今不慮前事之失,復循覆車之軌。"謂又走上翻車的老路。比喻不吸取以往的教訓,重犯過去的錯誤。
又走上翻過車的老路,比喻不吸取過去的教訓,重犯過去的錯誤不吸取教訓,怎不重蹈覆轍|應力避重蹈覆轍。
1.大德;厚德。亦指大德之人。
2.以品德為重。
1.見"重適"。
1.以土地為重。
2.謂敵人內部的地方。
3.泛指地位重要或性質重要的地方。
1.指重法。
2.指重要典籍。
1.同類事物中的重要的或主要的。
2.力學名詞。指杠桿中承受重量的一點。
關于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理論。認為在事物的多種矛盾中,必有一對是主要矛盾;在一對矛盾的對立雙方中,必有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質即由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所決定。
1.亦作"重??379f"。
2.形容沉重。
1.前后殿。
1.亦作"重疊"。亦作"重疊"。
2.相同的東西層層相積。形容多。
3.引申為再三。
4.重復;雷同。
1.見"重迭"。
1.雙層頂的帷帳。
1.謂重新訂立條約﹑規章制度等。
2.謂重新修正著作。
1.把一個詞或詞組里的某個音節,或語句里某幾個音節讀得重些,強些。
1.見"重見天日"。
1.謂超出法度﹑情理而過分厭惡。
1.多重的斗栱。古代精美建筑常用幾重斗栱以作裝飾。
1.即重較。
1.亦作"重罰"。
2.嚴厲懲罰。
1.嚴酷的刑法。
1.軍事上占重要地位的藩鎮。
1.沉重而繁多。
1.猶繁重。
1.犯嚴重罪行的人。
1.種種兇惡氣象。指災禍。
1.交錯疊置的屋架梁。
1.病名。中風。
1.加封兩爵號。
1.再次遇到。
1.過分違背。
1.服喪過度;重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