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踐踏;踩。
2.
動詞
跳動。
3.
動詞
比喻依照、遵循。
1.
踩,踐踏。
1.出自《書·君牙》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2.出自《白馬篇》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
2.
跳;頓足踏地。
1.出自《詩大序》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2.出自《韓碑》詩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畫臣能為。
3.出自如:手舞足蹈。
3.
踏上;投入。
1.出自《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彼即肆然而為帝,過而為政於天下,則連有蹈東海而死耳,吾不忍為之民也。
2.出自《明史·外國傳四·琉球》使者蹈風濤之險,小國苦供億之煩。
3.出自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天情道理書》嗟乎!此不過貪些須之微利,致蹈無限之危機。
4.出自《國文教授之研究·讀法》但事物名稱多有不可分解者,不可強分致蹈支離之弊。
5.出自《虎符》他寧肯蹈東海而死。
4.
履行;遵循。
1.出自《法言·君子》非茍知之,亦允蹈之。
2.出自《典引》陛下仰監唐典,中述祖則,俯蹈宗軌。
3.出自《擬進士對御試策》循規矩,蹈繩墨,以求寡過。
5.
行走。
1.出自《左傳·哀公二十一年》魯人之皋,數年不覺,使我高蹈。
6.
登上。
1.出自《漢書·揚雄傳上》河靈矍踢,爪華蹈衰。
2.出自《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九》由哨南復西轉,或過山脊,或蹈嶺峽,屢上屢下,十里,為太平哨。
7.
乘,利用。參見“蹈隙”。
1.出自《聊齋志異·仇大娘》魏既見絕,嫉妒益深,恨無瑕之可蹈,乃引旗下逃人誣祿(仇祿)寄資。
2.出自《東方兵事紀略·議款》倭人正樂蹈是隙以渡兵朝鮮,爭我先著。
3.出自《大波》萬一趙季和與之勾結,使其乘我之瑕,蹈我之隙,則我四面皆敵,進退失踞。
8.
干犯。
1.出自《欽定軍次實錄》毋違煌煌圣訓,致蹈國法。
9.
變動不定。
1.出自《詩·小雅·菀柳》上帝甚蹈,無自昵焉。
2.出自《〈金元詩錄〉序》上帝甚蹈,下民孔哀。
比喻急需的時候顧不得選擇。
1.見"饑餐渴飲"。
1.指饑餓之腹。
1.饑餓憔悴。
1.謂如饑似渴地思受其德化。
1.饑餓寒冷。
1.饑餓困厄。
餓~難忍。
1.饑餓困乏。
1.見"饑殍"。
1.比喻不得志時即來依附。
1.《后漢書.呂布傳》"譬如養鷹,饑即為用,飽則揚去。"《晉書.慕容垂載記》"且垂猶鷹也,饑則附人,飽便高揚,遇風塵之會,必有陵霄之志。"后遂以"饑附飽揚"謂不得志時即來依附,得志時便遠走高飛。
饑餓和寒冷~交迫(形容生活極其貧困)。
形容無衣無食,生活極度困苦戰爭使他們變成了饑寒交迫的難民。
1.饑餓與寒冷一齊逼來。形容無衣無食,生活極其貧困。饑,通"饑"。
1.同"饑寒交迫"。
1.謂年歲饑饉,存糧損耗。
①莊稼收成不好或沒有收成。②經濟困難;周轉不靈家里鬧~。③債拉~。
1.謂又餓又病。
1.難忍的饑餓感。
1.形容饑餓難忍。
1.饑荒貧瘠。棘,通"瘠"。
1.見"饑饉薦臻"。
1.饑餓困窘。饑,通"饑"。
1.腹餓口渴。
2.比喻期望殷切﹐如饑似渴。
1.指饑餓之腹。
1.饑荒困苦。
1.因缺糧而潰敗。
1.饑餓困頓。
1.饑餓時腹鳴有聲。饑,通"饑"。
1.饑餓瘦弱。
2.指饑餓瘦弱之民。
1.饑民。
1.饑荒災害。饑,通"饑"。
1.謂發生災荒與瘟疫。
1.饑餓亂離。
1.荒年無食的游民。
因饑荒挨餓的人賑濟~。
1.比喻生活痛苦。語本《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1.荒年。
1.饑餓疲乏。
1.亦作"饑莩"。
2.極其饑餓。
3.餓死者。
1.見"饑歉"。
1.亦作"饑嗛"。
2.缺糧;莊稼收成差。
1.謂食物十分缺乏,生活至為艱苦。
1.饑餓困窮。
1.謂為饑餓驅使,叩門求食。駈,同"驅"。語本晉陶潛《乞食》詩"饑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
1.饑餓勞累。
1.饑荒與豐收。饑,通"饑"。
1.饑荒騷亂。
1.饑餓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