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懶惰,松懈。
2.
形容詞
輕慢;不恭敬。
3.
形容詞
疲倦。
1.
懈怠;懶惰。
1.出自《書·大禹謨》汝惟不怠,總朕師。
2.出自《羽獵賦》丞民乎農(nóng)桑,勸之以弗怠。
3.出自《文心雕龍·養(yǎng)氣》夫?qū)W業(yè)在勤,功庸弗怠,故有錐股自厲,和熊以苦之人。
4.出自《送薛存義序》今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
5.出自《典故紀聞》怠心一生,庶務壅滯,貽患不可勝言。
2.
謂松弛。
1.出自《長笛賦》眾音猥積,以送厥終,然后少息暫怠,雜弄間奏,易聽駭耳,有所搖演。
2.出自《天祿閣外史·至關》后有治關者,必以吾一人之故,而怠其譏,無乃亂禁乎!
3.
輕慢;怠慢。
1.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怠禮,失政;失政,不立,是以亂也。
2.出自《漢書·楚元王劉交傳》可以逝矣!醴酒不設,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將鉗我於市。
3.出自《新五代史·一行傳·石昂》士無遠近,多就昂學問,食其門下者或累歲,昂未嘗有怠色。
4.出自《明史·崔亮傳》﹝牛諒﹞是年怠職,降主事。
4.
疲倦;困憊。
1.出自《高唐賦》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
2.出自《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怠而后發(fā),游於清池。
3.出自《下灘作》詩隔船聞和歌,沽酒慰疲怠。
4.出自《妾薄命》詩車倦馬怠不辭,但歌不醉無歸。
5.
通“殆”。疑惑。
1.出自《公羊傳·文公十二年》惟????善竫言,俾君子易怠。
6.
通“殆”。危險。
1.出自《新唐書·哥舒翰傳》翰病且耄,賊素知之,諸軍烏合不足戰(zhàn)……若師出潼關,變生京師,天下怠矣。
1.被遺棄的姬妾。
1.留存;積聚。
1.猶遺址。
1.謂遺留功績于后世。
2.指前人遺留的功績。
1.謂留下禍患。
1.前人留下的詩文集子。
2.匯輯前人的遺作而成的集子。
1.忘我;舍己。
1.猶失策。
2.指死者留下的計謀﹑計劃等。
3.遺留財產(chǎn)。計,生計,指財產(chǎn)。
1.先前遺留下來的書籍或記載。
1.猶言違失道德準則。
1.指帝王臨終遺命;遺詔。
2.指帝王臨終時的顧命大臣。
3.死者臨終時囑咐身后寄交某人之物。
1.指漏網(wǎng)的奸臣或奸雄。
1.見"遺大投艱"。
1.指散失的書籍。
2.指前代典籍。
1.亦作"遺劍"。
2.謂遺失寶劍。
3.指遺失的劍。
4.晉張華觀天象,言豐城有劍,補雷煥為豐城令以尋劍。雷掘地得兩劍,以一遺華。華以為劍當有二,他日終當合◇華死,劍失所在。雷死,子持劍過延平津,僅躍入水,但見二龍各長數(shù)丈,光彩照水。見《晉書.張華傳》◇遂以"遺劍"指此典實。
5.指死者遺留下來的劍。
1.指被遺棄的卑賤之人。
1.指沒有中目標的箭。
1.《后漢書.蔡邕傳》"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后以"遺焦"謂遺棄表面燒焦的良木。引申為遺棄人才而不用。
1.前人遺留下來的教訓﹑學說﹑主張﹑著作等。
2.臨終的教誨;遺命。
3.前代的風教。
1.猶遺類。
1.猶孑遺。
1.見"遺風"。
1.前代留傳下來的碑碣。
1.見"遺誡"。
1.遺落的芥菜子。猶言極其輕微的東西。
2.丟棄芥菜子。形容鄙棄之甚。
1.亦作"遺戒"。
2.猶遺囑。
3.指前人遺下的訓誡。
1.見"遺籍"。
1.遺落的金子。
2.《韓詩外傳》卷十"吳延陵季子游于齊,見遺金,呼牧者取之。牧者曰'何子居之高,視之下,貌之君子,而言之野也。吾有君不臣,有友不友,當暑衣裘,吾豈取金者乎?'"后人常以"遺金"贊嘆吳季子其事。
3.謂留給子孫以黃金。語本《漢書.韋賢傳》"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jīng)。"
4.指遺產(chǎn)中的金錢。
1.晉常璩《華陽國志.漢中士女》"﹝閻憲﹞為綿竹令,以禮讓為化,民莫敢犯。男子杜威夜行,得遺物一囊,中有錦二十五匹,求其主還之曰'縣有明君,何敢負其化。'"后以"遺錦"為稱頌官員德政之典。
1.指燃燒后剩下的灰燼。
2.比喻殘存之人。
3.猶遺骸。
1.指殘馀的妖氣。
1.前代留傳下來的禁忌。
1.猶餓殍。
1.前朝舊都城。
1.指古代留傳下來的經(jīng)書。
2.謂留給子孫以經(jīng)書。語本《漢書.韋賢傳》"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jīng)。"
指無性交時的射精。男子一般在十五歲左右開始出現(xiàn)遺精,稱為通精”。未婚男子尤其青年,通常在二周左右或更長時間遺精一次,這是正常生理現(xiàn)象。常在夜間睡眠中發(fā)生,伴有夢景者稱為夢遺。若遺精次數(shù)過多,則屬于病理現(xiàn)象,可能與神經(jīng)衰弱或慢性病導致身體虛弱有關。
1.謂把日光拋在后面。形容迅速之極。
2.謂留下生動的形象。形容詩寫得出神入化。
3.指遺漏未及的景致。
1.忘卻周圍一切;遺忘萬物。
1.謂拋棄﹑疏遠故舊。
2.指前代留下的舊臣。
1.遺禍;留下災殃。
1.猶故居。
1.指前人的法度﹑準則。
2.謂留下法度﹑準則。
1.遺漏句子。
2.亡者的詩文。
1.遺棄,捐棄。
1.謂明清鄉(xiāng)試﹑會試,房考官先閱卷,遺漏而未及時批薦給主考或總裁的試卷。
2.指未中式者馀留的試卷。
1.謂忘記疲倦。
1.贈絹。
2.見"遺布"。
1.猶棄絕。
1.背棄君主。
1.指未發(fā)現(xiàn)或未任用的俊杰賢才。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