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懶惰,松懈。
2.
形容詞
輕慢;不恭敬。
3.
形容詞
疲倦。
1.
懈??;懶惰。
1.出自《書·大禹謨》汝惟不怠,總朕師。
2.出自《羽獵賦》丞民乎農桑,勸之以弗怠。
3.出自《文心雕龍·養氣》夫學業在勤,功庸弗怠,故有錐股自厲,和熊以苦之人。
4.出自《送薛存義序》今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
5.出自《典故紀聞》怠心一生,庶務壅滯,貽患不可勝言。
2.
謂松弛。
1.出自《長笛賦》眾音猥積,以送厥終,然后少息暫怠,雜弄間奏,易聽駭耳,有所搖演。
2.出自《天祿閣外史·至關》后有治關者,必以吾一人之故,而怠其譏,無乃亂禁乎!
3.
輕慢;怠慢。
1.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怠禮,失政;失政,不立,是以亂也。
2.出自《漢書·楚元王劉交傳》可以逝矣!醴酒不設,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將鉗我於市。
3.出自《新五代史·一行傳·石昂》士無遠近,多就昂學問,食其門下者或累歲,昂未嘗有怠色。
4.出自《明史·崔亮傳》﹝牛諒﹞是年怠職,降主事。
4.
疲倦;困憊。
1.出自《高唐賦》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
2.出自《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怠而后發,游於清池。
3.出自《下灘作》詩隔船聞和歌,沽酒慰疲怠。
4.出自《妾薄命》詩車倦馬怠不辭,但歌不醉無歸。
6.
通“殆”。危險。
1.出自《新唐書·哥舒翰傳》翰病且耄,賊素知之,諸軍烏合不足戰……若師出潼關,變生京師,天下怠矣。
1.區域極盡處。指天涯。
表示實變量x的取值范圍。設a、b是兩個實數,且a<b,滿足a<x<b的實數x的集合記為(a,b)或]a,b[,稱為開區間;滿足a≤x≤b的實數x的集合記為[a,b],稱為閉區間。滿足a≤x<b或a<x≤b的實數x的集合,分別記為[a,b)、[a,b[或(a,b]、]a,b],稱為半開半閉區間。
1.籌劃,調度。
1.區別,界限。
1.見"區陬"。
1.鄉村。
1.分別處理。
1.衛士所居的小屋。
1.部落。
1.見"區靪"。
1.謂草木萌芽勾曲生出。
1.區分明晰。
1.謀劃。
1.宇內,天下。
1.區分判別。
1.界限。
1.分別調配。
1.品種。
1.平定宇內。
①形容數量少或不重要區區之數|區區小事。②自稱的謙詞不瞞您說,那考第一名的就是區區。③誠情摯意感君區區懷。
1.形容堵塞﹑擁擠。
1.形容鬧鬧嚷嚷。
1.平庸無能。
1.形容奔波勞碌。
1.懇摯貌。
1.猶言庸庸碌碌。
1.形容奔走辛勞。
1.房屋。
1.各時區都以本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全區共同使用的時刻,稱為區時。
1.猶廨舍。官吏辦事及居住的處所。
1.人或物聚集的地方。
1.土地;國土。
1.匈奴語。指漢時與匈奴連界的邊塞所立的土堡哨所。《漢書.蘇武傳》"區脫捕得云中生口。"顏師古注引服虔曰"區脫,土室,胡兒所作以候漢者也。"一說指雙方都管轄不到的邊境地帶。王先謙補注引沈欽韓曰"區脫猶俗之邊際,匈奴與漢連界,各謂之區脫"◇亦泛稱邊境哨所。
1.域外,遠方。
1.謂見聞狹陋。
1.宇內萬物。
1.分析。
1.諸夏之地,指華夏﹑中國。
2.指中原地區。
1.疆域,天下。
1.區分詳明。
1.古代西戎部族名。
1.即歐冶子。春秋時善于鑄劍的人。
1.猶分野。
1.指天下。區,區宇;有,九有,九州。
1.界限,范圍。
1.角落。
1.宋太平興國九年至政和二年,天子均于瓊林苑賜宴新進士,故稱◇世賜宴雖非其地,然仍襲用其名。
1.宋皇家苑名。宋干德二年置,在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城西。宋政和二年前,曾于此賜宴新進士。
2.泛指京都宴請新進士之所。
1.亦作"瓀樓"。
2.形容華美的建筑物。詩文中有時指仙宮中的樓臺。
1.猶瓊樓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