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某些物質能吸引鐵、鎳、鈷等金屬的性能。
2.
同“瓷”。
1.
亦作“礠”。
2.
見“磁實”。踏實;扎實。
1.出自《東方紅》哪會知道齊小未在惡旋風的眼里,簡直是軟綿綿,甜膩膩,又磁實又厚道,又暖又親。
2.出自《解放日報》梁谷音扮演夫人,善于從人物性格著手,運用花旦、彩旦等表演手段,載歌載舞,功底磁實。
3.
指瓷器。
1.出自《夷堅乙志·建康伍伯》陳邦光守金陵,將杖朱衣吏。當直伍伯從求錢百千,吏才許其半,伍伯怒,噀手嘻笑曰:“我不打人多時也,將甘心焉。”摩手墻間急上下,適有破磁片正對手心,刺之,血流及肘,登時瘇痛,告假歸。
2.出自《端正好·高隱》閑時節疏林外磁甌瓦缽,盛摘下些生桃硬果。
3.出自《燕京歲時記·廠甸兒》至於舊磁一類,甚屬寥寥。
4.出自《母親》他玩的一些小玩具,木頭的小碗,小罐,磁的小菩薩,奶媽替他做的香袋子,他從不會把它們失落。
4.
見“磁實”。結實。
1.出自《駱駝祥子》他放了點膽子,腳踏實地的走,雪很磁實,發著一點點響聲。
2.出自《保衛延安》李振德老人說:“我算什么哩?瞧,你是多磁實的小伙子!”
5.
物體能吸引鐵、鎳、鈷等物質的性能。參見“磁石”。
1.出自《鬼谷子?反應》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針,舌之取燔骨。
2.出自《大唐西域記?烏荼國》承露盤下,覆缽勢上,以華蓋笴置之便住,若磁石之吸針也。
3.出自《題蔣心馀〈攜子游廬山圖〉》詩奇才勝境兩相值,磁石吸針鐘應杵。
4.出自《藝海拾貝?核心》磁石能夠把周圍的鐵吸引過來,但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卻不能夠發生這樣的作用。
1.鷲山石窟,相傳鷲山未至頂三里,有石窟南向,為釋加牟尼坐禪之處。
1.鷲山。
2.借指佛寺。
3.指杭州靈隱寺前飛來峰。飛來峰又名靈鷲,故稱。
1.即鷲羽。
1.指杭州靈隱寺前飛來峰。
1.鷲山石室。相傳釋迦牟尼曾說法于此。亦泛指禪房。
1.即鷲峰。
1.即鷲山。其形似雕頭,故稱。
1.鷲山。
1.鷲的羽毛。可制箭羽。
2.借指箭。
1.見"鷲岳"。
1.指沙俄的國徽。其國徽圖像如鷹,因稱。
1.因鼻孔堵塞而發音不清。
1.見"齨鼻"。
1.方言。物體腐爛發酵而發出的臭味。
1.宋元時的戲場和其他演藝場所。一般用欄桿作圍或用大幕隔開。亦泛指聲色場所。
1.兩頭有搭鉤的繩子。
1.抅攔。
1.居喪。
1.處于安寧的環境。
1.同"居安思危"。
1.《孟子·離婁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朱熹集注"自得于己,則所以處之者安固而不搖,處之安固,則所藉者深遠而無盡。"后以"居安資深"謂掌握學問牢固而根底深厚。
1.處于卑微地位。
1.猶言處于病中。
1.謂處置木材。
1.家產。
1.平時,平常。
1.遵常例,守常道。
2.平時;經常。
1.笙。
2.居于巢穴。
1.謂身居治國之位。
1.指平日的儀容舉止。
2.指日常生活。
3.安置;處置。
1.匈奴對單于女兒的稱謂。
1.舉錯。擢用或廢置。
1.指上等住宅。
1.《書.金縢》"周公居東二年,則罪人斯得。"孔穎達疏"鄭玄以為武王崩,周公為冢宰三年,服終,將欲攝政,管蔡流言,即避居東都。"后因以指退職避居。
占多數他的文章,關于文藝理論方面的~。
1.居積販賣。
1.處理弓干。
認為某件事情的成功是由于自己的力量;自認為有功勞~自傲。
1.自以為有功勞而驕傲自大。
1.守持寡欲之德。
1.擔任官職。
1.古代官員退朝居家時所戴的帽子。
1.謂遵循先圣先賢之志。
1.統治國家。
2.指所統治之國。
3.指定居之部族或國家。
1.儲積財物。
1.謂積貨售賣。
1.謂居于今世而求合于古代。指懷古。語本《禮記.儒行》"儒有今人與居古人與稽。"鄭玄注"稽,猶合也,古人與合則不合于今人也。"
1.猶持身,處身。
住在家里~過日子。
1.居家儉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