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淄河,水名,在山東省中部。源出山東萊蕪,東北流經臨淄,入小清河。
1.
亦作“湽”。
2.
通“緇”。黑色。
1.出自《史記·孔子世家》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
2.出自《太玄·更》化白于泥淄。
3.出自《座右銘》在涅貴不淄,曖曖內含光。
3.
引申為染黑、污染。
1.出自《玉合記·嗣音》塵情良易著,道性故難淄。
4.
水名。即今山東省的淄河。
1.出自《書·禹貢》嵎夷既略,濰淄其道。
2.出自《史記·夏本紀》引此文俗傳云,禹理水功畢,土石黑,數里之中波若漆,故謂之淄水也。
1.樹的頂端。
1.樹干。
1.樹木之神。
1.樹立名聲。
1.種植草木之事。
2.建立事業。
1.樹木的形狀長勢。
1.指關于種植花木之類的書。
1.建立中樞。
1.猶營私。
1.樹立風俗教化。
1.木名。檖樹。一名赤羅,一名山梨。其果實較一般梨子為小。
1.樹的枝條。
1.謂提倡相同的,排斥不同的。
1.樹干以上的部分。
1.以貝多羅樹果實的汁液制成的酒。
1.謂初生的桑葉。
1.方言。樹苗。
1.兩棲動物,狀如青蛙而較小。有金黃色的眼圈,體色隨環境而變化。趾的尖端有吸盤,用來攀登樹木。生活在樹﹑竹子和芭蕉上面。產于福建﹑湖南﹑廣西﹑四川等地。
1.樹立威勢。
1.作假。
1.造成嫌隙。
2.樹林空隙。
1.樹干的中心。
簡稱樹”。一類重要的有分支和層次關系的數據結構。上一層的一個數據元素可以和下一層中的若干個數據元素相關聯,但下一層中的一個數據元素只能和上一層中的一個數據元素相關聯。因這種結構形式很像自然界中的樹,故名。
1.樹立典范。
1.栽種畜牧。
1.種植萱草。萱草,俗名忘憂草。《詩·衛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毛傳"諼草,令人忘憂。"陸德明釋文"諼,本又作萱。"后以"樹萱"為消憂之詞。
1.建立功勛。
1.樹杈子。
1.樹杈。
1.建立牙旗。
1.樹木初生的嫩芽。
1.種植培養。
1.樹干的中部。
1.樹木的葉子。
1.見"樹葉子掉下來都怕打了頭"。
1.形容極端膽小怕事。
1.滇中地區用古樹梢下的垂絲制成的衣服。
2.指隱逸者的粗服。
3.一種可食用的苔類植物。
1.立義;闡發義理。
1.亦作"樹蓺"。亦作"?藝"。
2.種植,栽培。
1.立異。
1.見"樹藝"。
樹木枝葉遮蔽日光所成陰影在樹陰里休息。
1.亦作"樹陰"。
2.樹木枝葉在日光下所形成的陰影。
1.樹木的影子。
1.樹木因受到真菌或害蟲的刺激,局部細胞增生而形成的瘤狀物。
1.插置五彩羽毛作為裝飾。
2.指立羽葆。
1.同"樹欲靜而風不止"。
1.同"樹欲靜而風不止"。
1.同"樹欲靜而風不止"。
1.謂立嫡長子為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