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子)一頭插入地里的木棍或石柱。
2.
量詞
件(用于事情、心愿等)。
3.
名詞
(Zhuāng)姓。
1.
亦作“蹖”。
2.
木橛。亦泛指楔入地中的樁柱。
1.出自《大獵賦》下整高頹,深平險谷,擺樁栝,開林叢。
2.出自《漁莊》詩野翁歸醉晚,水沒系船樁。
3.出自淮劇《藍橋會》水深到頸項,身體往上滂,把妹妹望,死活抱住藍橋樁。
4.出自又如:鐵樁;水泥樁。
3.
指樹木等砍伐折斷后殘留在地上的部分。
1.出自《上甘嶺》一只灰色的山雀,飛到坑道外面一棵被炮彈炸斷了的短樹樁上。
2.出自《春潮急》看見尚留存著稻樁、附著少許青苔的田面,已經曬白,起了指縫寬的龜裂。
4.
宋有封樁庫,為儲存備用物的內庫,因亦以“樁”指存儲、儲備。
1.出自《乞趁時收糴常平斛斗白札子》令將累年蓄積錢谷財物,盡樁作常平倉錢物。
2.出自《桯史·大散論賞書》若得銀絹一二萬匹兩,錢引一二十萬,樁在鳳州,有此重賞而虜不破滅無有也。
5.
見“樁科”。正項賦稅外增加的稅捐。
1.出自《元典章·戶部十一·納綿府雜泛》近年以來,有各州官司樁科,一切雜泛逼臨,多有逃移人戶。
6.
見“樁配”。附加攤派,額外攤派。
1.出自《元典章·兵部三·禁止騷擾站赤》燕南河北車站人戶遠年逃竄,有司不肯詣實申報,止是樁配見戶包當。
2.出自《元典章·新集·戶部·職田》各處官司往往不似舊例,卻將公田樁配百姓。
7.
見“樁配”。指額外增收賦稅。
1.出自《元典章·戶部八·辦理合行事理》民間若有門攤課程,止依至元十九年例征收,不得分毫添答,非理樁配。
8.
舊時賭博頭家稱坐莊,或稱做樁。參見“樁家”。
1.出自《謝天香》我將這色數兒輕放在骰盆內……我可便做樁兒三個五。
9.
量詞。猶件,宗。
1.出自《賀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韻見寄》詞斬新換出旗麾別。把當時、一樁大義,拆開收合。
2.出自《西廂記》這樁事都在紅娘身上。
3.出自《儒林外史》晚學生此番卻是奉家祖之命,在杭州舍親處討取一樁銀子。
4.出自《春》大哥定下這樁親事,自然也是為了蕙兒的終身幸福著想。
1.形容多病衰弱的樣子。
1.萎黃了的草。
2.指艾蒿。
1.病弱;病弱之人。
1.有毛病﹑出故障的車輛。
1.疾病證明書。
1.指患某種疾病的整個過程。
1.病酒;醉酒。
1.牙病;牙齒痛。亦指有病的牙齒。
1.病害和蟲害的并稱。
1.受傷有病。
1.醫院﹑療養院里供住院病人用的床。
1.受傷。
1.謂疾病起于飲食不慎。
1.病死。
1.猶病弱。
1.困乏;枯萎。
1.衰弱的書生。
1.猶病根。
一類比細菌還小、沒有細胞結構、只能在活細胞中增殖的微生物。由蛋白質和核酸組成。多數要用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根據其宿主種類分為動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細菌病毒(即噬菌體)。能引起人和動植物的病害。寄生于節肢動物的昆蟲病毒,可用于生物防治。
由肝炎病毒(有甲型、乙型、丙型等)引起的傳染病。甲型肝炎只有急性型和隱匿型而無慢性型;乙型肝炎有慢性型;丙型與乙型相似,但病情較輕。主要臨床特點是肝腫大、肝區痛、食欲減退和胃腸道癥狀,一般在2-4個月后可恢復。
1.病勢沉重。
1.同"病急亂投醫"。
1.猶病困。
1.重聽不聰之耳。
1.困乏;因病憊乏。
1.收養貧病平民的機構。
1.醫院﹑療養院里病人住的房間。
1.因病廢棄;因病殘廢或有殘疾。
1.患風癱之癥。
1.患風搐或風痹病。
1.同"病狂喪心"。
1.病人。
1.病勢危急。語出《禮記.檀弓上》"夫子之病革矣。"鄭玄注﹕"革﹐急也。"
1.疾病的根源。
2.比喻引起失敗或災禍的根本原因。
1.形容身長臂短﹐其狀若鉤。
1.指多病瘦損的身軀。
1.患蠱疾。
2.害人的毒蠱。猶言害人蟲。
1.病死。
1.猶言禍國殃民。
1.猶病體。用于老年人。
1.疾苦。
2.由細菌﹑真菌﹑病毒﹑藻類﹑不適宜的氣候或土壤等因素引起的植物體發育不良﹑枯萎或死亡。
1.指一個集體中的患病者。
1.病情及病象。
1.疾病;患病者。
1.憂憤。
1.謂非常疲乏﹐呼吸困難。
1.猶病體。
1.病革。
1.病情危急不審醫術善否即求診治。亦以喻事勢危急盲目求援。
1.疾病。
2.猶病革。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