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獲得利潤。
1.出自《一世歌》世人錢多賺不盡,朝里官多做不了。
2.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人家老遠帶來的,多少總要叫他賺點。
3.出自《二馬》有時候賺,有時候賠;買賣嗎,那能老賺錢?
2.
贏得;獲得。
1.出自《偶題》詩一夜綠荷霜翦破,賺他秋雨不成珠。
2.出自《鳳凰臺上憶吹簫》詞西州客,心邊賺得,一味春偏。
3.出自《藝海拾貝·幻想的彩翼》《牡丹亭》的故事曾經那么風靡一時,賺了不少人的熱淚。
3.
口語。掙(錢)。
1.出自《出奔》年輕的時候,只幫人種地看牛,賺幾個微細的工資。
2.出自《殘冬》四大娘做女傭多少能賺幾個錢。
4.
誤;貽誤。
1.出自《稽神錄拾遺·教坊樂人子》訝,賺矣!此辟谷藥也。
2.出自《意難忘》詞元經摧意氣,丹鼎賺英雄。
3.出自《醒世恒言·張廷秀逃生救父》向日我一時見不到,賺了你終身。
5.
宋代歌曲之一種。又名“不是路”。散板與定板交錯應用,一般用于大型曲式之中。后之南曲中保存頗多。
1.出自《夢粱錄·妓樂》紹興年間,有張五牛大夫,因聽動鼓板中有《太平令》或賺鼓板,即今拍板大節抑揚處是也,遂撰為“賺”。賺者,誤賺之之義也,正堪美聽中,不覺已至尾聲,是不宜為片序也。
2.出自《九宮譜定總論·賺論》“賺”即“不是路”,多有異名,亦多異體,各宮皆有之。
1.見"童隸"。
1.禾生穗而不實者。
1.馬駒。
1.指兒童時期。
1.猶愚昧。
①年幼無知的兒童中人猶不覺,童蒙安能知|雖三尺童蒙,亦謂彪虎生翼。②愚昧無知民尚童蒙,機心不動|童蒙不知東西。
1.猶少小。
1.無枝干的樹木。
2.幼樹。
1.即牧童。
1.男孩。
2.指沒有性交經歷的男子。
1.見"童男童女。"
1.男孩和女孩。
①兒童時期;幼年。②長篇小說。蘇聯高爾基作于1913年。自傳體三部曲的第一部。寫作者童年在外祖父家的生活。外祖父家的小市民氣息令阿遼沙(作者乳名)窒息,只有外祖母的慈愛給他帶來安慰。她講述的童話、背誦的歌謠對阿遼沙未來的人生道路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1.無角之牛;小牛。
1985年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學會創設。每兩年評獎一次。設最佳兒童少年故事片、戲曲片、美術片、科教片等十余個獎項。獎品為牛頭雕像。
1.無角之牛與有角之馬。喻絕無之事物。
1.仆役。
1.幼女;處女。
1.家童和仆人。泛指奴仆。
1.騎馬的僮仆。
1.婢女;小妾。
1.兒童的情趣。
1.即幃裳。古代女用車輛的裝飾性帷簾。
1.兒童;幼年。
2.指閱世未深的青年。
1.幼小稚弱者。
1.指童子;童年。乷﹐乷角﹐兒童發式。
1.無草木的山。
2.砍伐林木﹐使山光禿。
1.指未與異性發生過性關系的人身。
未考取秀才的讀書人那胡老二原是個老童生,于詩詞上還有些靈性,只是屢試不中,如今也歇了這科舉的心。
少年兒童在未變聲以前的嗓音。音色與女聲相似。歐洲中世紀禁止婦女參加教堂合唱,即以童聲代替女聲。
1.童子試的簡稱。參見"童子試"。
1.禿頭。
1.未成年的宦官。
2.小孩。
1.孩子與老人。
1.連老人﹑孩子都不欺騙。謂買賣公平。
1.幼小的孫子。
1.茂盛貌;重疊貌。
2.光禿貌。
1.光禿。
1.沒有草木的土地。
1.年幼無知。
1.漢揚雄子。九歲時助父著《太玄》﹐早夭。事見漢揚雄《法言.問神》◇因以指早慧而夭折者。
2.指早慧兒。
1.未成年的奴仆。
1.孩子氣;兒童般的心情。
2.引申為本性;真心。
1.指未成年的著名演員。
1.舊指出家入寺觀尚未取得度牒的少年。
1.謂幼小。
1.兒童的容顏。亦謂紅潤如兒童的容顏。
臉色紅潤如兒童,頭發雪白如鶴羽。形容老年人身心健康,精神煥發其人童顏鶴發,聲如洪鐘,身邊常圍著一群聽他講故事的小孩子。
1.羊羔。
1.領養幼女待其長成以為兒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