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握持。
1.出自《說文·手部》摯,握持也。
2.出自《高唐賦》股戰脅息,安敢妄摯。
2.
求見人時所持的禮物。俗作“贄”。
1.出自《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禽作六摯,以等諸臣。
2.出自《史記·五帝本紀》﹝舜﹞遂見東方君長……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生一死為摯。
3.出自《饋歲》詩貧者愧不能,微摯出舂磨。
4.出自《曼殊別志書》曼殊既歸,執摯愿從學。
3.
搏擊,攫取。
1.出自《高唐賦》雕鶚鷹鷂,飛揚伏竄。股戰脅息,安敢妄摯?
2.出自《四子講德論》處位而任政者,皆短於仁義,長於酷虐,狼摯虎攫,懷殘秉賊。
3.出自《漢書·酷吏傳·義縱》縱以鷹擊毛摯為治。
4.出自《抱樸子·博喻》摯雉兔則鸞鳳不及鷹鷂,引耕犁則龍麟不逮雙峙。
4.
誠懇,懇切。
1.出自《詩·周南·關雎》鳥,摯而有別。
2.出自《〈誠齋詩集〉序》於師友之際,尤纏綿篤摯。
3.出自《報貝元征書》猥荷包蒙,存問周摯,感不可已。
5.
至,到。
1.出自《書·西伯戡黎》天曷不降威,大命不摯。
2.出自《跋劉叔通詩卷》寒夜擁爐,風雪大摯,吟諷之余,戲書其后。
6.
謂極至,頂點。
1.出自《漢書·竇田灌韓傳贊》以韓安國之見器,臨其摯而顛墜,陵夷以憂死,遇合有命,悲夫!
7.
精致。
1.出自《周禮·考工記·函人》凡甲,鍛不摯,則不堅。
8.
縶,絆索。
1.出自馬王堆 漢 墓帛書《戰國縱橫家書·李園謂辛梧章》於臣也,楚不待伐,割摯馬免而西走。
9.
人質。
1.出自馬王堆 漢 墓帛書《戰國縱橫家書·蘇秦謂齊王章二》燕累臣以求摯,臣為是未欲來。
10.
通“鷙”。兇猛。
1.出自《禮記·曲禮上》前有摯獸,則載貔貅。
2.出自《史記·貨殖列傳》﹝白圭﹞與用事僮仆同苦樂,趨時若猛獸摯鳥。
3.出自《新唐書·河間王孝恭傳》進擊朱粲,破之,俘其眾,諸將曰:“粲徒食人,摯賊也,請坑之。”
11.
引申為強毅。參見“摯剛”。
1.出自《高夫人墓志銘》夫人摯剛又淑均,量己所能自苦辛。
12.
通“輊”。車前低后高。
1.出自《周禮·考工記·辀人》今夫大車之轅摯,其登又難。
13.
古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汝南縣東南。夏奚仲之后,即薛。參閱清王夫之《詩經稗疏》卷三。
1.出自《詩·大雅·大明》摯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於周。
14.
姓。周有摯荒,晉有摯虞。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二》摯氏,周有摯荒。或言帝嚳子摯之后。《漢?貨殖傳》有茂陵摯綱。
1.猶褒大。
1.亦作"褒袞"。
2.古時天子賜袞給諸侯以為榮寵。因用以比喻優厚的獎勵。
1.亦作"褒后"。
2.即褒姒。
1.褒重優待。
1.謂以褒獎來教化人。
1.亦作"褒諱"。
2.揚善隱惡。
1.亦作"褒譏"。
2.贊揚或批評。
1.亦作"襧績"。
2.嘉獎功績。
1.亦作"褒加"。
2.嘉獎進秩。
1.亦作"褒嘉"。
2.猶褒獎。
1.亦作"褒薦"。
2.猶褒引。
1.亦作"褒奬"。
2.表揚獎勵。亦專指贊揚。
1.獎許推重。
1.褒獎進用。
1.亦作"褒旌"。
2.猶褒表。
1.褒獎薦舉。
1.亦作"褒賚"。
2.猶褒賞。
1.亦作"褒萬"。
2.猶褒勉。
1.褒獎勉勵。
1.猶褒重。
1.亦作"褒録"。
2.獎進錄用。
3.猶褒述。
1.亦作"褒美"。
2.嘉獎贊美。
1.亦作"褒勉"。
2.嘉獎勉勵。
1.亦作"褒明"。
2.衣名。長襦,也稱為袍。古人家居時的服裝。
1.亦作"褒命"。
2.褒賜的命令。
1.褒重敦睦。
1.亦作"褒納"。
2.贊賞收納,嘉許采納。
1.亦作"褒女"。
2.褒姒。
1.亦作"褒遷"。
2.褒獎升遷。
1.亦作"褒勸"。
2.獎勵勸勉。
1.亦作"褒榮"。
2.旌表并給予榮譽。
1.亦作"褒善"。
2.褒揚善良。
1.亦作"褒賞"。
2.嘉獎,賞賜。
3.稱贊賞識。
1.亦作"褒升"。亦作"褒升"。
2.褒獎進升。
1.亦作"褒圣侯"。
2.唐武德九年封贈孔子后代的爵號。
1.亦作"褒飾"。
2.猶夸美。
1.獎賞。
1.亦作"褒述"。
2.謂記述其功德予以表彰。
1.漢王褒﹑東方朔的并稱。
1.亦作"褒姒"。
2.周時褒國女子,姒姓。周幽王伐褒,褒侯進褒姒,為幽王所寵幸。性不好笑。幽王悅之萬方不得。乃舉烽火以召諸侯,諸侯急至,而無外敵入寇事,褒姒大笑。幽王遂數舉烽火,以博褒姒之笑◇申侯與犬戎攻周,幽王又舉烽火,諸侯以為戲,不至,幽王被殺。
1.亦作"褒頌"。
2.贊美,稱頌。
1.亦作"褒談"。
2.見"襧彈"。
1.亦作"褒嘆"。
2.嘉獎稱美。
3.夸耀吹噓。
1.亦作"褒慰"。
2.旌表撫慰;表揚安慰。
1.亦作"褒錫"。同"褒賜"。
1.亦作"褒賢"。
2.嘉獎賢人『桓寬《鹽鐵論》有《褒賢》篇。
1.亦作"褒顯"。
2.褒崇宣揚。
1.亦作"褒斜"。
2.見"襧斜道"。
1.古道路名。因取道褒水﹑斜水二河谷得名。二水同出秦嶺太白山褒水南注漢水,谷口在今陜西省勉縣褒城鎮北,斜水北注渭水,谷口在今陜西省眉縣西南。通道山勢險峻,歷代鑿山架木,于絕壁修成棧道,舊時為川陜交通要道。
1.即褒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