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瓡”。
2.
拿;持。
1.出自《詩·邶風·簡兮左手執籥,右手秉翟。
2.出自《順宗實錄一》上常親執弓矢,率軍后先導衛,備嘗辛苦。
3.出自《五岳游草·再出清波門至六和塔望潮記》八月弄潮兒執紅旗,徒手而泅,意掦掦如也,蓋習之矣。
4.出自《北京人》文清站起執酒壺,思懿隨后向曾皓身邊走來。
3.
持守。
1.出自《禮記·中庸》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2.出自《冊魏公九錫文》君執大節,精貫白日。
3.出自《固權篇》故勢有執于累歲而不能保一日之命,威有行于四海而不能全一姓之族。
4.出自《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一命之士,文學之儒,無不建義旗抗仇敵者,下至販夫乞子,兒童走卒,執志不屈。
4.
主持;掌管。
1.出自《周禮·天官·小宰》執邦之九貢、九賦、九式之貳,以均財節邦用。
2.出自《送窮文》其次名曰學窮,傲數與名,摘抉杳微,高挹群言,執神之機。
3.出自《大同書》齊之國高,周之劉尹,世執政權。
5.
控制;統御。
1.出自《淮南子·主術訓》故法律度量者,人主之所以執下,釋而不用,是猶無轡銜而馳也。
2.出自《三國名臣序贊》御圓者不以信誠率眾,執方者必以權謀自顯。
6.
操持;從事。
1.出自《詩·豳風·七月》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
2.出自《南腔北調集·〈守常全集〉題記》因為所執的業,彼此不同,在《新青年》時代,我雖以他為站在同一戰線上的伙伴,卻并未留心他的文章。
7.
行;施行。
1.出自《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是以騶子重於齊。適梁,惠王郊迎,執賓主之禮。
2.出自《平百貨之價》今國家行挾銅之律,執鑄器之禁,使器無用銅。
8.
固執;堅持。
1.出自《莊子·人間世》將執而不化,外合而內不訾,其庸距可乎?
2.出自《論衡·程材》不見任則執欲息退,見毗戲則意不得,臨職不勸,察事不精,遂為不能,斥落不習。
3.出自《新唐書·裴佶傳》詔用盧杞為饒州刺史,與諫官執不可。
9.
依據;遵照。
1.出自《墨子·經上》執所言而意得見,心之辯也。
2.出自《釋私論》執其辭以推其理,察其情以尋其變。
3.出自《集外集·流言和謊話》撒謊和造謠,即在局外者也覺得。如果是嚴厲的觀察和批評者,即可以執此而推論其他。
4.出自《論語辨惑序》不盡於言而執其言以求之,宜其失之不及也。
10.
判斷。
1.出自《禮記·中庸》發強剛毅,足以有執也。
2.出自《禮記·樂記》師乙曰:“乙,賊工也,何足以問所宜?請誦其所聞,而吾子自執焉。”
11.
結成。參見“執讎”。
1.出自《國語·越語上》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與大國執讎,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則寡人之罪也。
2.出自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天命詔旨書》切不可因一句話就記上書,執仇為恨也。
12.
朋友;至交。
1.出自《禮記·曲禮上》見父之執,不謂之進,不敢進。
2.出自《滕公夫人刁氏墓志銘》某於祠部,同年之執也。
3.出自《奔清甫墓志銘》君平居孝友,凡見父之執,母之族,必敬之如父母。
13.
通“縶”。
1.出自《禮記·月令》〔仲夏之月〕游牝別群,則執騰駒,班馬政。
2.出自《逸周書·大匡》明執於私,私回不中。
14.
通“慹”。參見“執服”。
1.出自《漢書·陳咸傳》下吏畏之,豪強執服,令行禁止,然亦以此見廢。
15.
通“蟄”。
1.出自《史記·天官書》執徐歲。
16.
通“摯”。殷代的世家大族。
1.出自《逸周書·商誓》幾耿肅執,乃殷之舊。
17.
通“墊”。陷下。
1.出自《書·召誥》夫知保抱攜持厥婦子,以哀吁天,徂厥亡,出執。
18.
姓。殷祖己之后遷于摯,分為摯執二姓。《隨巢子》有執無鬼。
1.出自《姓觿?緝韻》執,姓源云:祖己七姓(世)孫成遷於摯,后有摯氏、執氏。
19.
拘捕。
1.出自《詩·大雅·常武》鋪敦淮??,仍執丑虜。
2.出自《新唐書·逆臣傳下·黃巢》是時柳彥璋又取江州,執刺史陶祥。
3.出自《聊齋志異·胭脂》鄂為人謹訥,年十九歲,見人羞澀如處子。被執,駭絕。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