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不足,不夠。
2.
同“黜”。
1.
縫。
1.出自《史記·趙世家》黑齒雕頭,卻冠秫絀。
2.
短缺;減損。
1.出自《荀子·非相》與時遷徙,與世偃仰,緩急嬴絀,府然若渠偃??栝之於己也。
2.出自《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於是有關吏送難者曰:“不用呢羽、鐘表、燕窩、玻璃,稅將絀。”
3.出自《訄書·明農》議者病夫商旅之不遠出,而欲致行之,顧未嘗以器之良楛、物之盈絀為計。
4.出自《聊齋志異?劉夫人》遠方之盈絀,妾自知之。
3.
低劣。
1.出自《謀臣論》然其短長優絀,不盡出於一軌。
2.出自《訄書·商鞅》法家與刀筆吏,其優絀誠不可較哉!
4.
通“黜”。貶退;排斥;廢除。
1.出自《禮記·王制》不孝者,君絀以爵。
2.出自《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
3.出自《本朝政要策·錢幣》興國初,絀江南鐵錢,鑄農器以給流民。
4.出自《清史稿·時憲志一》世祖定鼎以后,始絀明之舊歷,依新法推算,即承用二百六十余年之《時憲術》也。
5.
通“詘”。屈縮。
1.出自《荀子·不茍》君子能則寬容易直以開道人,不能則恭敬繜絀以畏事人。
2.出自馬王堆漢墓帛書《十六經·觀》其時贏而事絀。
1.方言↓涂,不明事理。
中國畫技法名。用彩色直接繪出形象而不用墨色線條勾描的畫法。沒骨,謂不用墨筆為骨。相傳為南朝梁張僧繇所創。
1.即沒骨圖。
1.謂沒有骨氣。
1.謂不用墨筆勾勒,直接以彩色描繪的畫。
1.不要緊;不用顧慮。
1.謂不分好壞。
1.沒有結果。
1.不耐用,質量差。
1.急流貌。
1.猶言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定的樣子。
1.沒有脊梁骨。比喻不正當,不規矩。
1.無法可想。
1.謂不曾開過眼界。
1.猶言不相干。
1.見"沒腳蟹"。
1.沒有腳的螃蟹。比喻無活動能力者。
2.比喻不見蹤跡,行蹤不定的人。
1.謂下盡臺階。
2.為迎送賓客的禮貌行為。
1.謂射箭入石,箭鏃和箭桿后的雕翎全都隱沒不見。
1.見"沒精打彩"。
1.形容精神不振,情緒低落。
1.見"沒精打彩"。
1.猶言不能夠。
1.謂沒有辦法,無法可施。
1.沒有空子,無可乘之機。
2.沒有空閑。
1.猶無中生有,憑空胡謅。
1.滿口。
1.猶言沒來由。
1.無緣無故。
1.里外不分。謂言行不顧場合。
1.猶言不明白,糊涂。
1.無可奈何,沒有辦法。
1.猶言沒有注意。
1.貪利。
2.即茉莉?;?。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三.茉莉》。
1.喪失體面,丟臉。
1.沒了結,糾纏不清。
1.謂沒有拘束,信口亂說。
1.猶言無休無止。
1.謂拚命。
1.謂說話不著邊際,非一本正經。
1.喻指不受拘束的人?;\頭,套在騾馬等頭上的東西,用以系韁繩或并掛嚼子。
1.亦作"沒亂殺"。
2.猶言急得要死;愁悶不堪。
1.猶沒亂煞。
1.掠奪,擄掠。
1.沒有毛的老虎。比喻兇猛的人或事物。
1.謂不為人所知。
1.眉目不清。形容一塌糊涂的樣子。
2.謂沒有臉面,不體面。
1.方言。沒有門路,不可能辦到。
1.喪失體面,丟臉。
1.猶言不講情面。
2.沒有面子,丟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