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物冬眠,潛伏起來不食不動。
1.出自《易·系辭下》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2.出自《搜神記》蟲土閉而蟄,魚淵潛而處。
3.出自《蜜》詩天寒百蟲蟄,割房霜在匕。
4.出自《送田月樞歸隱王屋》詩矯舉鴻已冥,凝寒龍漸蟄。
2.
冬季藏伏起來的動物。
1.出自《史記·歷書》昔自在古,歷建正作於孟春。於時冰泮發蟄,百草奮興,秭鳺先滜。
2.出自《東京賦》既春游以發生,啟諸蟄於潛戶。
3.出自《春居雜興》詩一夜春雷百蟄空,山家離落起蛇蟲。
4.出自《默觚下·治篇九》聞風而興,向化而奮,如蟄啟于春霆。
3.
比喻人隱藏不出。
2.出自《死水微瀾》天氣熱起來了,不能一天到晚蟄在那小屋里。
4.
崩塌。參見“蟄陷”、“蟄裂”。
1.出自《兒女英雄傳》報稱沿河碎石坦坡一段被水沖刷,土岸蟄陷,稟請興修。
2.出自《估修泇捕上三廳閘座工程折》金門、由身、雁翅各墻石,均皆蟄裂脫落,滲漏串水,不一而足。
5.
見“蟄蟄”。眾多貌。
1.出自《詩·周南·螽斯》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
2.出自《感諷》詩侵衣野竹香,蟄蟄垂葉厚。
3.出自《陶庵夢憶·揚州清明》浪子相撲,童稚紙鳶,老僧因果,瞽者說書,立者林林,蹲者蟄蟄。
1.沸騰紛亂貌。麋,通"糜"。
1.浪費。麋,通"糜"。
1.熟的麋肉。
1.干麋肉。
1.麋制的膏。
1.麋肉制成的醬。
1.碎爛損耗。
1.用麋皮制成的箭靶。
1.迷惑。麋,通"迷"。
1.麋角所制的膠。
1.麋的角,可入藥。
1.陌生。不認識;沒見過。
1.眼病之一。目生翳。
1.看后即記住。
1.用眼色和下頷示意以役使別人。形容態度驕橫。
1.以目示意。
1.以目傳情。
1.猶眼熟??粗孟裾J識。
1.以目計算。
1.眼跳。舊謂有事發生的預兆。
1.以目光相送。語本《左傳.桓公元年》"目逆而送之。"
1.即苜蓿。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種重要的牧草和綠肥作物。
1.謂眼睛受到突然刺激而避開。形容心存怯懦。
1.以眉目挑逗傳情。
1.眉眼傳情,兩心相悅。
1.舊時形容女子誘惑人的情態。
1.眉目傳情,內心相許。
1.古代聽訟法之一。謂觀察受審訊者的眸子而知其曲直。
2.謂看人語態即知其意;見人容態即知其所欲言。
1.眼前的計劃謀略。
1.看見兔子而呼獵犬。比喻及時補救。語出《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晩也。"
1.外眼角。
1.看作。
1.眼圈;眼眶。
1.瞌睡;打盹。
1.見"目無王法"。
《莊子·養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毖劬吹降牟皇钦麄€牛而是只見牛的組織間隙◇用目無全?!毙稳菁妓囘_到高度純熟的地步。
1.不把法制放在眼里。形容違法亂紀,胡作非為。三尺,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
1.不把國家法律放在眼里。形容胡作非為,無法無天。
1.眼睛不朝下看。形容態度高傲。下塵,下風,喻指比自己低下的人。
1.見"目中無人"。
1.不把尊長放在眼里。形容狂妄無禮。
①身邊常在阿母目下。②目前目下事忙,未及回信。
1.閉目凝思。
1.目視而竊笑。
2.猶眉開眼笑。
1.眼花。
1.眼花繚亂,心神搖蕩。多形容所見情景令人驚異。
1.猶頭昏眼花。
1.見"目眩頭昏"。
1.佛教語。謂瀏覽涉獵。
1.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