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淺而小的杯子。
1.出自《方言》盞,杯也。自關而東,趙魏之間曰椷,或曰盞。
2.出自《酬振武胡十二丈》詩橫飛玉盞家山曉,遠蹀金珂塞草春。
3.出自《世其宅夜集同君采作》詩獨憐竹葉盞,仍對菊花團。
2.
特指醬杯。
1.出自《太平御覽》醬杯曰盞。
3.
杯狀器皿。
1.出自《吶喊?藥》華老栓忽然坐起身,擦著火柴,點上遍身油膩的燈盞。
4.
酒、茶或燈的計量單位。
1.出自《撥悶》詩聞道云安曲米春,才傾一盞即醺人。
2.出自《水滸傳》那婦人拿起一盞茶來,把帕子去茶鐘口邊一抹,雙手遞與和尚。
3.出自《儒林外史》晚間擠了一屋的人,桌上點著一盞燈。
4.出自《寒夜》對面人行道上水果攤和面擔子旁邊幾盞電石燈星子似地在黑暗的街中閃光。
5.
燈碗。
1.出自《夷堅乙志·天心法》〔李衡老〕寓居桂林,夜如廁,見燈盞出于外,心已怪之。復取置中間,俄又在外……盞正覆而油不傾。
1.見"玉帖鐙"。
1.玉飾的馬鐙。
1.猶亭亭玉立。
2.高潔貌。
1.庭院的美稱。
2.指宮廷。
3.仙人的居所。
1.仙童。
2.美貌少女。
3.小童的美稱。
1.指玉頭劍。
1.把柄飾以美玉的劍。
1.即玉兔鶻,玉帶。
神話傳說月宮中有白兔搗藥,故借指月亮登樓瞻玉兔。
1.亦作"玉兔胡"。
2.金元時代的一種玉飾的腰帶。
1.白兔的毫毛。喻月的光芒。
2.指毛筆。
1.見"玉兔鶻"。
1.團狀或圓形物的美稱。指粽子。
2.團狀或圓形物的美稱。指花朵。
3.團狀或圓形物的美稱。指圓月。
1.見"玉山頹"。
1.玉制的唾壺。
1.見"玉洼"。
1.可供玩賞的玉器。
1.亦作"玉眃"。
2.玉制的食具,亦泛指精美的碗。
3.泛指帝王的殉葬之物。
4.喻圓月。
1.玉制的碗,亦泛指精美的碗。
2.堪輿家謂福地。
1.潔白溫潤的手腕。亦借指手。
1.駿馬名。
1.車輪的美稱。借指車。
1.不斷增加或不斷擴展。
1.謂裝模作樣﹐扭捏作態。
1.有法度﹐有文采。
2.有所顯示。
1.謂不戰而勝。
1.指掌政的大臣。
1.政事;政治。有﹐助詞。
2.有政事。
3.指有善政。
1.比喻說話多加增飾。
1.形容真切詳盡。
1.有知覺;有知識。
1.有志向;有志氣。
1.謂只要有志氣﹐年輕也能做出優異成績。
1.有抱負而時運不濟。
1.只要有志氣事情終究會成功。
1.有所解除;得以解除。
1.博大﹐無窮。
2.古代鄉官名『承秦制﹐鄉五千戶則置有秩﹐秩百石﹐掌管一鄉。
1.有韻味;有情趣。
2.有興致。
1.只要有智慧﹐不在乎歲數的大小。
1.始終一貫。
2.有終極。
1.謂世代相傳。種﹐種類。
2.指有后嗣﹐有后代。
3.有志氣;有骨氣。
1.周代。有﹐詞頭。
1.謂死后立有神主。
2.舊指女子已有未婚夫。
1.佛教語。謂心有所執住﹐不能隨緣而行。與"無住"相對。
1.有根據;有憑據。
2.有效。
1.存在著;具有。
1.見"友子"。
1.謂只要有子嗣﹐則人生無所抱憾。
1.有其原因。
2.有其來處。
1.有宗旨。
2.佛教語。"空宗"的對稱。如小乘的俱舍宗﹐大乘的法相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