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把夾在物體中間的東西取出。
2.
動詞
從事物中提出一部分。
3.
動詞
(某些植物體)長出。
4.
動詞
吸。
5.
動詞
減縮,收縮。
6.
動詞
用細長的、軟的東西打。
7.
動詞
用球拍猛力擊打(球)。
8.
動詞
從某件事中擺脫出來。
1.
引;拉。
1.出自《莊子·天地》鑿木為機,后重前輕,挈水若抽。
2.出自《文賦》理翳翳而愈伏,思乙乙其若抽。
3.出自《寄贈虢州張參軍》詩開卷酲堪解,含毫思苦抽。
4.出自《孫永叔墓志銘》故陸公歷敘君學能抽先民之微,智能發當世之慮。
5.出自《老殘游記》說著,三人便將帆葉抽滿,頃刻便與大船相近。
6.出自《銅墻鐵壁》疤虎磨拳擦掌,要把他抽到梁上揍他一頓。
2.
拔。
1.出自《詩·鄭風·清人》左旋右抽,中軍作好。
2.出自《七啟》生抽豹尾,分裂?肩。
3.出自《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詩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4.出自《滁州全椒縣寶林寺重修大殿碑》茲殿之碑,非公而誰?健毫不抽,實寺之羞。
5.出自《蜜蜂·路》豁的一下把木殼槍抽了出來。
3.
抽取;抽調。
1.出自《楚辭·王褒〈九懷·思忠〉》抽庫婁兮酌醴,援匏瓜兮接糧。
2.出自《彭州新置唐昌縣歇馬亭鎮等記》又置一鎮,抽武士三十人而御之。
3.出自《文獻通考·征榷一》如是貨賣處,祗仰據賣價每一千抽稅錢三十。
4.出自《斷袖篇·安陵君》有一狂兕,觸眾皆踣,王親引弓而射,一發而斃,王抽旃旄而抑兕首。
5.出自《你在想什么?》五百多名工人里,百分之九十都是知識青年抽上來的。
4.
展示;抒寫。
1.出自《楚辭·九章·惜往日》君無度而弗察兮,使芳草為藪幽。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
2.出自《別知賦》物何深而不鏡,理何隱而不抽。
3.出自《祭翁常之文》詩抽情而麗密,賦寫物而宏壯。
4.出自《述歸賦》左氏著《國語》,馬遷抽《史記》……大抵因困屈窮阨,發憤述作。
5.
萌發;長出。
1.出自《補亡詩》木以秋零,草以春抽。
2.出自《苦寒》詩草木不復抽,百味失苦甜。
3.出自《即事》詩園蔬小摘嫩還抽,畦稻新舂滑欲流。
4.出自《萬古青春》在一家門旁,我見到棵杏樹,差不多叫炮彈打枯了,不知幾時又抽出嫩芽,滿枝開著白花。
6.
除去;抽去。
1.出自《詩·小雅·楚茨》楚楚者茨,言抽其棘。
2.出自《儀禮·喪服》緦者十五升,抽其半。
7.
縮小;收縮。
1.出自《兒女英雄傳》不想到這等一個人竟自能屈能伸,有抽有長。
2.出自《龍須溝》就怕呀,一下水得抽一大塊!
3.出自《登記》她覺得渾身的筋往一處抽,喘了半天才哭了一聲就又壓住了氣。
8.
毀壞。
1.出自《左傳·昭公六年》禁芻牧采樵……不抽屋,不強丐。
9.
吸。
1.出自《兒女英雄傳》﹝安老爺﹞登時倒抽了一口氣,涼了半截。
2.出自《紅樓夢》晴雯聽說,忙用指甲挑了些,抽入鼻中。
3.出自《暴風驟雨》到了楊家店,車子停下,老孫頭喂好牲口,抽了一袋煙,又趕車上道。
4.出自《兇手》他呆了好一會,然后抽一口氣,把臉孔埋到手掌里去了。
10.
抽打。
1.出自《西廂記》今日個嫩皮膚倒將粗棍抽。
2.出自《非洲夜會·不巧的巧遇》穿花襯衣的人驚呼一聲“黑人!”跳起來就走,好像有誰抽了他一鞭子。
11.
彈奏;吹奏。
1.出自《文選·鮑照〈玩月城西門??中〉詩》蜀琴抽《白雪》,郢曲發《陽春》。
2.出自《賦得館娃宮送王山人游山東》詩旅泊彼何夜,希君抽玉琴。
3.出自《鳳凰臺上憶吹簫·題朱十靜志居琴趣后》詞秋雨夜,夢想朱唇;抽銀管,湘箱乍卷,寶鴨橫陳。
12.
疏浚。
1.出自《江蘇各屬雨水糧價札》加以兩岸水車排列如鱗,每日官河消水數寸,常州一帶河道即以淺滯異常……仍復設法抽溝導水。
13.
乒乓球運動術語,指用球拍向斜上方用力擊球。
1.鏡面潔凈。
2.比喻清明太平。
1.光滑晶瑩能反映人﹑物形象的石頭。
1.以歷史為借鑒。
1.察視并獎飭。
1.明察并寬恕。
1.平靜明凈的水。
2.指鏡湖。
1.遮蓋鏡子的軟簾。
1.鏡匣里的抽屜。
1.明凈的天空。
1.占卜法之一。于除夕或歲首﹐懷鏡胸前﹐出門聽人言﹐以占吉兇休咎。
1.形容十分潔凈。
①指照相機的暗箱。②盥洗室內設置的裝有長方形鏡子的箱狀設備。
1.鏡中的物象。
2.指水中物像。
1.鏡中。
2.喻明潔物體的中心。
3.指鏡湖中心。
1.比喻白發。
1.即鯧。
1.比喻圓滿。
1.鏡中之月。喻虛幻的影象。
2.猶戴月。謂星夜奔走﹐十分辛勞。
1.指鏡湖。
1.鑒察﹔明察。
2.用鏡子照。
1.鏡中之鸞鳥。
1.明察洞徹。
1.關閉。
1.閉門。
1.關閉。
1.關閉。
1.閉戶。
1.門戶關鎖。
2.指門閂﹑門環之類。
1.宮禁。
1.明察貌。《左傳.襄公五年》"《詩》曰'周道挺挺,我心扃扃。'"杜預注"扃扃,明察也。"一說,不安貌。
1.心胸狹隘,不開朗。
1.拴縛圈禁。
1.門閂鎖鑰之類。
2.關閉,鎖閉。
3.引申為隔絕。
1.見"扃鼏"。
1.覆鼎之物。
1.謂科舉時代考生各閉一室應答試題。
1.指墓室。
1.亦作"扃鏁"。
2.鎖閉。
1.見"扃鎖"。
1.唐時高麗民間所設的學校。
1.猶門徑。
1.門窗。
2.關閉窗戶。
1.門戶鎖鑰。
2.比喻出入必經的要地。
3.關閉,鎖閉。
1.馬肥壯貌。亦指肥壯之馬。
1.放牧。亦指牧苑。
1.《詩.魯頌》之,《駉》詩與《商頌》之《那》詩的并稱。
1.馬肥壯貌。
1.明亮而通徹。
1.太仆寺卿的副職。
1.光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