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水生脊椎動物。體溫隨外界溫度而變化。一般身體側(cè)扁,有鱗和鰭。用鰓呼吸。種類極多,大部分可供食用或制魚膠。
1.出自《詩·小雅·魚藻》魚在在藻,有頒其首。
2.出自《漢書·食貨志上》故御史屬徐宮家在東萊,言往年加海租,魚不出。
3.出自《漫成》詩沙頭宿鷺聯(lián)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4.出自《清稗類鈔·動物·魚苗》魚,水族之屬,大抵有鱗及鰭,冷血,卵生,而以鰓為呼吸,脊椎動物中種類最繁者也。
5.出自《栽草記》三十年前,鄧興在微山湖捉魚摸蝦,混窮度命。
2.
某些像魚類的水棲動物的稱呼。
1.出自《海賦》魚則橫河之鯨,突扤孤游。
2.出自《詩·小雅·采薇》象弭魚服
3.
兩眼毛色白的馬。
1.出自《詩·魯頌·??》有驔有魚,以車祛祛。
2.出自《爾雅·釋畜》一目白,??;二目白,魚。
4.
中醫(yī)穴位名。指手拇指(或足??指)后方的掌(或跖)骨處有明顯肌肉隆起,狀如魚腹的部位。
1.出自《靈樞經(jīng)·經(jīng)筋》手太陰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結(jié)于魚后。
2.出自《醫(y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周身名位骨度》魚,魚者,在掌外側(cè)之上隴起,其形如魚,故謂之魚也。
5.
古代官吏的佩物。即魚袋。參見“魚袋”。
1.出自《復(fù)愁》詩莫看江總老,猶被賞時魚。
2.出自《新唐書·車服志》中宗初,罷??袋,復(fù)給以魚。
3.出自《代書寄歐陽永叔四十韻》寧知主人貴,但見左魚懸。
6.
書信。參見“魚雁”。
1.出自《曉行》詩西舍東鄰今日別,北魚南雁幾時通。
2.出自《得頌臣臺灣書卻寄》詩波濤道險魚難寄,城郭人非鶴未還。
7.
蠹魚。
1.出自《燕子箋·拒挑》好打疊在針線箱中,莫被那煤殘魚損。
8.
木魚。參見“魚梵”。
1.出自《憫旱》詩梵僧魚聲響若沸,道士符筆粗如椽。
9.
“漁”的古字。捕魚。
1.出自《左傳·隱公五年》五年春,公將如棠觀魚者。
2.出自《易·系辭下》作結(jié)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
3.出自《戲贈張五弟??》詩宛是野人也,時從漁父魚。
10.
“漁”的古字。獲取。參見“魚酌”。
1.出自《古文苑·揚雄〈蜀都賦〉》魚酌不收。
11.
電文日期代用字。即六日。“魚”在平水韻列為上平第六韻,故在電文中代指六日。
1.出自《致內(nèi)閣電》敬祈急速設(shè)法,保重要關(guān),以顧關(guān)北全局。岫叩,魚。
12.
通“吾”。代詞。表第一人稱單數(shù)。
1.出自《列子·黃帝》姬!魚語女。
2.出自馬王堆漢墓帛書《戰(zhàn)國縱橫家書·蘇秦使盛慶獻書于燕王章》今﹝齊﹞王使宋竅詔臣曰:“魚﹝吾﹞□與子□有謀也。”
3.出自《觀堂集林·鬼方昆夷玁狁考》古魚吾同音。敦煌本隸古定《商書》:“魚家旄孫于荒。”日本古寫本《周書》:“魚有民有命。”皆假魚為吾。
13.
星名。屬尾宿。
1.出自《晉書·天文志上》天漢起東方,經(jīng)尾箕之間,謂之漢津。乃分為二道,其南經(jīng)傅說、魚、天龠、天弁、河鼓,其北經(jīng)??,貫箕下,次絡(luò)南斗魁、左旗,至天津下而合南道。
14.
姓。唐有魚朝恩。見《舊唐書·宦官傳》。
15.
古國名。故城在今四川奉節(jié)東北赤岬山。秦漢時曾置魚復(fù)縣。古國名。故城在今四川奉節(jié)東北赤岬山。秦漢時曾置魚復(fù)縣。
1.出自《左傳·文公十六年》唯裨、鰷、魚人實逐之。
1.也叫中水期∮流處于正常水位的時期。
1.原為金代官韻書,供科舉考試之用。平水是舊平陽府城(今山西臨汾市)的別稱,因該韻書刊行于此,故名。有兩種一種將宋代《禮部韻略》注明同用之韻悉數(shù)并合,又原不同用的上聲"迥"﹑"拯"及去聲"徑"﹑"征",亦各并為一部,共一百零六韻上﹑下平各十五韻,上聲廿九,去聲三十,入聲十七。其韻目見于金王文郁《平水新刊禮部韻略》﹑張?zhí)戾a《草書韻會》及宋末陰時夫《韻府群玉》,為后來作近體詩者押韻的依據(jù)。又一種分為一百零七韻,上聲"迥"﹑"拯"不并,為宋末劉淵《壬子新刊禮部韻略》所本。劉書不傳,其韻目見于元初熊忠《古今韻會舉要》。
1.平安順?biāo)?平穩(wěn)順暢。
2.謂(文字)平易通順。
1.陳說評論。
1.又稱"恒朔"。我國古代歷法家取月的平均日數(shù)為29.5日,大月30日,小月29日,大小月相間,用這種方法定出的每月初一日叫"平朔"。這樣太陽和月球黃經(jīng)相等的時刻不一定在每月的初一。因此,日食有時發(fā)生在月終的晦日,有時發(fā)生在初二。
1.評察市肆中的貨物使其名實相符。
1.公正嚴(yán)肅。
①往日;平時;一向平素之志|他平素對自己要求很嚴(yán)。②往事促席延故老,揮觴道平素。
1.普通豐收之年。
2.即平年。
1.古臺名。在河南商丘縣東北『梁孝王筑,并曾與鄒陽枚乘等游此。南朝宋謝惠連在此作《雪賦》,故又名"雪臺"。
2.供休憩﹑眺望等用的露天臺榭。
3.生產(chǎn)和施工過程中為進行某種操作而設(shè)置的工作臺,有的能移動和升降。
1.指平常交談。
1.沒有高低凹凸。亦用于比喻,猶言沒有曲折,很順當(dāng)。
2.公平;直率。
1.討伐平定。
1.冕的俗稱。
1.平白增添。
1.隱藏形跡。
1.見"潛形匿跡"。
1.隱蔽形跡,不露真相。
1.見"潛形匿跡"。
1.隱藏美德。
1.亦作"潛蓄"。
2.暗中積聚。
1.見"潛畜"。
1.深穴;暗穴。
2.深居。
1.謂密敕嚴(yán)陣以待。
1.專心鉆研。
1.謂水在地下流動。
1.隱去光芒。
1.隱藏光輝。
2.比喻懷才不遇。
1.深夜。
1.無形中變化。
2.暗中移動。
1.見"潛移默化"。
1.見"潛移默奪"。
1.謂不露形跡地改變或取得。
也作潛移暗化”。指人的思想或品性受到環(huán)境和他人長時間的影響、感染,在不知不覺之中發(fā)生了變化文學(xué)作品對讀者的世界觀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1.不露行跡﹑自然而然地轉(zhuǎn)移或轉(zhuǎn)變。
1.見"潛移默運"。
1.隱逸。
2.秘密逃跑。
3.謂偷襲。
1.亦作"潛意識"。
2.下意識。
1.暗中埋葬。
1.亦作"潛翳"。
2.隱蔽;隱藏。
1.藏翅。比喻蓄志待時。
1.謂人所不知的美德。
1.亦作"潛隱"。
2.潛藏;隱藏。
3.隱居。
1.傳說中的一種海石。
1.亦作"潛穎"。
2.深潛而有光芒。
3.謂萌生的芽穗。
1.隱藏蹤影。
2.攝影用的感光片或感光紙過光之后,在乳劑層中的鹵化銀因光化作用所產(chǎn)生的潛在的影像。
1.猶隱現(xiàn)。
1.亦作"潛游"。
2.安靜游憇。
3.在水中游動。
1.謂暗中對人說。
1.隱藏的美玉。指潔身避世。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