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也叫中水期∮流處于正常水位的時期。
1.漢張蒼以列侯主計﹐故稱"計侯"◇以稱三司使。
1.計慮﹐謀劃。古人計事必用手指畫﹐使其事易見﹐故稱。
2.計策。
1.會計﹔計算。
2.引申為經濟﹐經世濟民。
3.計慮﹔商量。
1.猶言如愿以償。
1.最根本的規律。
1.即計簿。
1.猶計較。謀略﹐主意。
1.狡詐之計。
1.見"計較"。
1.謂為爭取財利而斤斤較量﹐連極微小的數量也不放過。
1.打算﹔考慮。
1.計使的符節。
1.猶打算﹐主張。
1.計謀﹑力量均窮盡。
1.計省的扃鑰。指三司的大權。
1.指計省的下屬機構。
1.逐項開列。清單行頭習慣用此二字提冒。
1.核查勘驗。
1.指古代州郡官員每年考察地方賢才﹐隨上計吏貢舉太常。
1.謂計算﹑征收賦稅。
1.計算人數。
1.謂衡量敵我力量。
2.智謀和力量。
1.見"計歷"。
1.古代州郡掌簿籍并負責上計的官員。
2.考成的官員。
3.指考察官吏。
1.計算利害。
2.謀利﹔計較利益。
1.計算﹔計劃。
2.估計﹔預料。
1.合計﹐打算。
1.計會之法。
1.計議謀慮。
1.謀略。
1.計較﹔較量。
2.計議討論。
1.神名。
1.謀略﹔策略。
1.指起草文書﹐參與謀議的幕府。
1.計算年齡﹔考慮年齡。
2.計算歲月多少。
1.盤算。
2.掛念﹔記掛。
1.謂再無辦法可想。
1.見"計窮力竭"。
1.計謀和力量皆已窮竭。
1.見"計窮力竭"。
1.見"計窮力屈"。
1.計謀﹑力量均窮竭。
1.謂計慮窮盡。
1.見"計窮慮極"。
1.無計可施﹐情勢緊迫。
1.見"計窮勢蹙"。
1.謂無計可施﹐無路可走。
1.見"計窮慮極"。
1.計議。取﹐語助詞。
2.計較索取。
3.計算取用。
1.見"計然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