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養馬的地方,也指養馬的人。
2.
動詞
蓄養。
1.
牢獄。
1.出自《漢書?王褒傳》昔周公躬吐捉之勞,故有圉空之隆。
2.出自《說文·幸部》圉:囹圄,所以拘罪人。
2.
抵御;禁止。
1.出自《詩·大雅·桑柔》多我覯??,孔棘我圉。
2.出自《爾雅·釋言》圉,禁也。
3.出自《管子·霸言》按強助弱,圉暴止貧。
4.出自《漢書·敘傳下》建設藩屏,以強守圉。
3.
邊境。
1.出自《詩·大雅·召旻》我居圉卒荒。
2.出自《左傳·隱公十一年》亦聊以固吾圉也。
3.出自《平滇雅三篇?岳湖逐寇也》我疆大矣,我圉溢矣。
4.出自《桂公塘》各固其圉,不能協力合作。
4.
原指養馬,亦泛指畜養。
1.出自《左傳·哀公十四年》孟孺子泄將圉馬於成。
2.出自《文選·張衡〈東京賦〉》圉林氏之騶虞,擾澤馬與騰黃。
3.出自《周禮·夏官·敘官》圉師
5.
指養馬人。
1.出自《左傳·僖公十七年》男曰圉,女曰妾。
2.出自《國語·周語下》湮替隸圉。
3.出自《潛夫論?論榮》處隸圉不足以為恥,撫四海不足以為榮。
4.出自《水滸傳》卻有本部內一個軍卒,他原是田虎手下的馬圉。
6.
古地名。
1.出自《后漢書·曹褒傳》〔曹褒〕初舉孝廉,再遷圉令。
7.
月陽名之一。古代夏歷以十干紀月,十干所紀諸月各有專名,月在丁曰圉。
1.出自《爾雅·釋天》月在甲曰畢,在乙曰橘,在丙曰修,在丁曰圉。
8.
姓。春秋楚有圉公陽。見《左傳·哀公十六年》。
1.出自《廣韻?語韻》圉,姓。
1.輕率急躁。
1.輕佻姣媚。
1.輕浮而狡滑。
1.輕快敏捷。
1.輕薄草率。
1.輕率荒謬。
1.輕佻巧佞。
1.頑皮。
1.輕捷剽悍。
1.輕佻巧佞;輕佻巧利。
2.浮華小巧。
1.竊取。
1.刻薄輕率。
1.輕疾貌。
1.猶虛弱。
1.只身射箭殺敵。形容殺敵英勇,視死如歸。
1.同"佻達"。
2.輕狂浮蕩。
1.獨行貌。《詩.小雅.大東》"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毛傳"佻佻,獨行貌。"一說美好貌。見王引之《經義述聞.毛詩中》。
2.翩翩美好貌。
1.輕謾。
2.輕薄而活躍。
1.輕佻浮蕩。
1.澆薄陰險。
1.輕薄浪蕩。
1.不莊重或不沉穩。
1.輕佻而驍勇。
1.輕率急躁。
輕薄平日素有佻feecV行。
1.輕薄。
1.形容喧嘩﹑爭吵。
1.輕薄怠慢。
1.猶輕浮。
1.肩挑包裹。
1.舊時女子以骨針支兩鬢,使兩邊隆起的發式。
1.選募士兵。
1.撥動燈芯使燈火明亮。引申為啟發。
2.撥物使動;挑動。
3.播弄是非,調唆。
4.逗引,撩撥。
1.搬弄是非,制造矛盾。
1.挖補。
1.挖菜。多指挖野菜。
2.指挑菜節。
1.舊俗,農歷二月初二日,仕女出郊拾菜,士民游觀其間,謂之挑菜節。宋張耒有《二月二日挑菜節大雨不能出》詩。
1.跳槽。指嫖客拋棄前好,另結新歡。
1.尋事生非。
1.挑剔責備。
1.稱中藥店伙計。以常在船形器中研磨藥末,狀似搖船,故稱。
1.見"挑牙料唇"。
1.故意找差錯。
1.謂擷章摘句。
1.亦作"挑闥"。亦作"挑撻"。
2.往來相見貌。
3.引申為自由自在,放縱不羈。
也作挑撻”、挑闥”。輕薄放縱挑達無度|頑皮挑達|士人挑闥而缺于禮。
1.比喻承擔主要工作或起主要作用。
1.以肩荷物。
2.方言。連襟的俗稱。指姐與妺的丈夫間的親戚關系。
1.比喻承擔責任或擔負重任。
1.喻胡亂收取,不計好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