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結實,牢靠。
2.
形容詞
堅硬。
3.
副詞
堅決地;堅定地。
4.
動詞
使堅固。
5.
形容詞
鄙陋。
6.
同“痼”。
7.
名詞
(Gù)姓。
8.
副詞
〈書〉本來;原來。
9.
連詞
連詞,表示承認某事實后,再引出轉折。
1.
亦作“怘”。
2.
穩固;安定。
1.出自《書·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2.出自《國語·晉語二》諸侯義而撫之,百姓欣而奉之,國可以固。
3.出自《順宗實錄二》取兵士心,以固其權。
4.出自《型世言》竊恐明年北方有暴兵起,乞固邊防,飭武備,杜不虞,以安新祚。
3.
固執;頑固。
1.出自《論語·子罕》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出自《列子·湯問》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3.出自《阿房宮賦》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4.
專固;專一。參見“固獲”、“固護”。
1.出自《禮記·曲禮上》毋投與狗骨,毋固獲,毋揚飯。
2.出自《文選·馬融〈長笛賦〉》聊慮固護,專美擅工。
5.
鄙陋。
1.出自《論語·述而》奢則不孫,儉則固。
2.出自《鹽鐵論·論鄒》諸生守畦畝之慮,閭巷之固,未知天下之義也。
3.出自《清史稿·禮志八》毋即於華,毋鄰於固。
6.
安守;堅守。參見:“固窮”、“固守”。
1.出自《宋書·沈慶之傳》蕭斌以前驅敗績,欲死固確磽。
7.
禁錮;閉塞。
1.出自《素問·至真要大論》諸厥固泄,皆屬於下。
2.出自《漢書·揚雄傳下》是以欲談者宛舌而固聲。
8.
凝結。參見“固陰”。
1.出自《進舟賦》念固陰之初升兮,撫歲華之漸微。
9.
嫉妒。
1.出自《逸周書·祭公》汝無以嬖御固莊后,汝無以小謀敗大作。
2.出自《讀書雜志·逸周書四》固,讀為婟,音護。《說文》:“婟,嫪也。”《廣雅》作“嫭”,云:“嫉、嫪、嫭,妒也。”是婟與嫉妒同義。
10.
廢;破敗。
1.出自《國語·魯語上》夫莒太子殺其君而竊其寶來,不識窮固又求自邇,為我流之於夷。
2.出自《荀子·王霸》彼持國者,必不可以獨也。然則強固榮辱在於取相矣!
11.
痼。經久難治的疾病。參見“固疾”。
1.出自《字匯補·囗部》固,與“痼”同。
12.
副詞。一再;執意、堅決地。參見“固辭”。
1.出自《史記·齊太公世家》管仲固諫。不聽。
2.出自《后漢書·張奮傳》光武詔奮嗣爵,奮稱純遺敕,固不肯受。
13.
通“故”。舊,仍舊。參見“固實”、“固籍”、“固自”。
1.出自《史記·魯周公世家》賦事行刑,必問於遺訓而咨於固實。
2.出自《戰國策·趙策二》國有固籍,兵有常經,變籍則亂,失經則弱。
3.出自《琵琶記·蔡母嗟兒》老賊!你固自口硬,再過幾時,餓得你口嗅屎哩!
14.
通“姑”。姑且;先。
1.出自《老子》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2.出自《淮南子·人間訓》其事未究,固試往復問之。
3.出自《續資治通鑒·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將欲南之,必固北之。
15.
通“顧”。反而;卻。
1.出自《呂氏春秋·審為》君固愁身傷生以憂之臧不得也。
16.
姓。春秋晉有固乘。見《姓解》卷三。
1.出自《姓解》固,晉平公時,有舟人固乘。
17.
堅固。特指地形險要和城郭堅固。
1.出自《荀子·王霸》如是,則兵勁城固,敵國畏之。
2.出自《史記·陳涉世家論》地形險阻,所以為固也。
3.出自《閱江樓記》城池之高深,關阨之嚴固。
18.
指物體的牢固、堅硬。
1.出自《鹖冠子·能天》不若金石固,而能燒其勁。
2.出自又如:牢固,凝固。
19.
副詞。必,一定。
1.出自《公羊傳·襄公二十七年》我即死,女能固納公乎?
2.出自《漢書·周昌傳》吾固欲煩公,公強為我相趙。
3.出自《紅樓夢》兇犯自然是拿不來的,原告固是不依。
20.
副詞。原來;本來。
1.出自《論語·子罕》固天縱之將圣。
2.出自《賜文彥博乞致仕不允詔》固當以國為家。
3.出自《聊齋志異·馮木匠》馮所居村,離郡固不甚遠,女遂從去。
21.
副詞。久已;已經。
1.出自《國語·晉語六》臣固聞之。
2.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滕固行之矣。
22.
副詞。的確;確實。
1.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
2.出自《贈黎安二生序》二生固可謂魁奇特起之士。
23.
副詞。豈;難道。
1.出自《孟子·萬章上》仁人固如是乎?
2.出自《史記·陳丞相世家》人固有好美如陳平而長貧賤者乎?
24.
副詞。也;就。
1.出自《戰國策·秦策五》雖欲無為之下,固不得之矣。
2.出自《鹽鐵論·執務》寒暑未變,衣服不易,固已還矣。
25.
副詞。固然。
1.出自《二刻拍案驚奇》大人所言“尸蹶”固是,但其間還有些緣故。
2.出自《聊齋志異·王大》諂者固可誅,謬者亦可恨也。
3.出自《短詩與長詩》短詩固萬不能表現它,用尋常的詩形,也難寫來如意。
26.
通“故”。所以;因而。
1.出自《商君書·賞刑》所謂壹賞者,利祿官爵摶出于兵,無有異施也。夫固知、愚、貴、賤、勇、怯、賢、不肖,皆盡其胸臆之知,竭其股肱之力,出死而為上用也。
2.出自《顏氏家訓·勉學》人生幼小,精神專利,長成已后,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
3.出自《封建論》吾固曰:“非圣人之意也,勢也。”
1.怪異艱澀。
1.見"詭謇"。
1.詭詐。
1.防備非常變故的禁令。
1.以不正當的手段競爭。
1.怪異特出。
〈書〉①奇異多變。②離奇古怪言語~。③詭詐為人~。
1.詐騙。
1.欺騙隱瞞。
1.虛夸失實。
1.奇特怪異的種類。
2.猶丑類﹐狡詐之徒。
1.奇異華麗。
1.謂水回旋撞擊。
2.怪異不合常情。
1.奇丑之人。
1.以虛偽﹑詭詐手段逃避應負擔的賦稅﹐謂之"詭漏"。
1.間道﹐捷徑。
1.變易﹑擾亂。
1.詭詐的計謀。
1.謬論﹐欺世之論。
1.用不正當手段落籍。
1.假冒。
1.變易﹔不同。
1.奇特的形貌。
1.奢華﹐不樸實。
1.隱秘。
1.謂奇謀妙計。
1.捏造假名﹔化名。
1.怪誕荒謬。
1.猶詭計。
1.詭詐而奸佞。
1.謂脫出籠頭。
1.見"詭辟"。
1.奇特怪異的品類。
1.欺詐。
1.欺詐竊奪。
1.矯情。
1.責求﹔需索。
1.猶奇特﹐奇麗特起。屈﹐通"崛"。
1.謂趨向相反﹐結果不同。
2.謂奔往不同的方向。
1.騰挪變化貌。
1.奇麗的景象。
1.謂怪異而質樸。
1.謂眾采紛呈。
1.詭秘的樣子。
1.猶虛構。
1.漢梁孝王門客公孫詭和羊勝的并稱。
1.辭意詭異﹑語調激切的詩。
1.違背時宜。
2.欺世。
1.欺詐之事。
1.欺瞞掩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