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洗澡。
2.
名詞
(Yù)姓。
1.
洗身;洗澡。
1.出自《周禮·天官·宮人》共王之沐浴。
2.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曹共公聞其駢脅,欲觀其裸。浴,薄而觀之。
3.出自《論衡·譏日》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
4.出自《菩薩蠻》詞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
5.出自《茶香室三鈔·假尸還魂》道人作湯浴其尸,加自己之衣巾。
2.
沉浸;浸染。參見“浴德”。
1.出自《墳·文化偏至論》久浴文化,則漸悟人類之尊嚴。
2.出自《倪煥之》無邊的黑暗消失了,他全身浴在明亮可愛的光里。
3.
特指浸洗蠶子。
1.出自《依韻和烏程李著作·霎上》蘋生楚客將歸日,花暖吳蠶始浴時。
2.出自《昨日偶陪后騎同適近郊謹成七言四韻兼呈圣俞》桑城日暖蠶催浴,麥垅風和雉應媒。
3.出自《農政全書》冬節及臘八日浴時,無令水極凍。浸二日,取出復掛。
4.
鳥飛忽上忽下貌。
1.出自《大戴禮記·夏小正》黑鳥浴。黑鳥者何也?烏也。浴也者,飛乍高乍下也。
5.
參見“浴神”。谷神。謂空虛的神妙作用,指道。浴,通“谷”,空虛。神,神妙的作用。
1.出自馬王堆漢墓帛書乙本《老子·道經》浴神不死,是胃(謂)玄牝。
1.激發志氣;立志。
2.抒發思想感情。
1.亦作"發摘"。
2.揭發;舉發。
3.猶闡發。
4.猶啟發﹐開導。
1.揭露隱蔽的壞人壞事。
1.發自內心。
2.出自內廷。
1.發掘墳墓。
1.征發眾人。
1.發誓。
1.見"發逐"。
1.起皺紋。
2.諧謔語。謂感到不舒適。"發"指周文王的兒子姬發。
1.古代類似火柴的引火物。
1.出發追逐。
1.猶廢居。謂貨物價賤則買進﹐價貴則賣出﹐以求厚利。猶今之囤積。發﹐通"廢"。
1.化妝。
1.整理行裝。
1.散發錢財。
1.謂解釋多音多義字在文中的音義。
1.見"發縱"。
1.見"發縱指使"。
1.見"發縱指示"。
1.亦作"發蹤"。
2.猶言指揮調度。
3.猶言顯示跡象。
4.猶指使。
1.操縱指揮。
1.啟奏﹐奏聞。
1.起程;出發。
①(隱伏的事物)突然暴發或起作用胃病~ㄧ酒力~ㄧ藥性~。②發脾氣心懷不滿,借機~ㄧ他有些生氣,但當著大家的面不好~。
1.指頂心束發。
1.貧瘠的土地。
1.欠缺。
1.困苦。
1.窮乏饑餓。
1.很疲倦。
1.軟弱無力的話。
〈方〉不中用的人(罵人的話)。
1.沒有名氣的演員。
1.竭盡;窮困。
1.竭盡。
1.窮困艱難。
1.困乏疲倦。
1.食用缺乏﹑斷絕。多指暫時供應不繼。
2.窮盡;短缺。
3.耗竭。
1.古代違反軍律的一種罪名。耽誤軍事行動或軍用物資的征集調撥,叫"乏軍興"。官府征集物資叫"興"。
1.缺乏;欠缺。
1.疲乏;困倦。
①身體疲倦 ,沒有力氣渾身~。②沒有能力;能力不足回天~。
1.缺少氣力,指身體欠佳。
燃燒過而沒有燒透的煤。
從蒸汽機、汽輪機等排出的已經做過功的蒸汽。
1.無味;沒意思。
2.沒有興趣。
1.缺乏,窮困。
1.指缺少人才。
2.不中用的人。
1.缺少。
2.缺點;不足。
1.食用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