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缺少。
2.缺點;不足。
又稱《上海地皮章程》。1845年英國駐上海領事巴富爾脅迫清蘇松太道宮慕久簽訂。共二十三款。劃定洋涇浜(今延安東路)以北、李家莊(今北京東路)以南地區作為英國人租借居留的地段,后稱英租界”,是資本主義國家在中國強占的第一個租界。
1.頂好;最好。
1.在上者愛好什么,在下者必愛好得更厲害。
1.謂長幼之間或上下級之間相處得很好。
1.富裕之家。
2.上等的店家。
1.戲曲俗語。謂狎妓。
1.入畫,繪上畫卷。
1.同"上澣"。
1.唐宋官員行旬休,即在官九日,休息一日。休息日多行浣洗。因以"上澣"指農歷每月上旬的休息日或泛指上旬。
1.天帝。
2.楚人亦用以稱東皇太一。
3.太古的帝皇。
4.太上皇的簡稱。
1.崇尚黃色。上,通"尚"。
1.猶言前次。
1.舊時稱先人,不直呼其名,每曰上諱某﹑下諱某。上諱即名之上一字,下諱即名之下一字。
1.北宋時的一種計時器。
1.燃亮燈火。
2.方言。生氣;發怒。
3.中醫把大便干燥﹑口舌生瘡﹑眼膜發炎等癥狀叫上火。
1.上等貨物。
1.亦作"上難"。
2.上升。
1.最上一層的臺階。
2.高級。
3.同一組織系統中等級較高的組織或人員。
1.急忙。
1.上策。
1.古代佐理州郡上計事務的官吏。
1.古代典籍。
1.致祭,奠祭。
1.豪門。
2.打牌﹑擲色子﹑行酒令時稱坐在本人左邊的人為上家。
1.陰歷每月上旬之甲日。
2.科舉時代殿試成績最優的一等,也稱一甲。
1.亦作"上價"。
2.高價。
1.見"上賈"。
1.指優等馬。
2.帝王的車駕。借指帝王。
1.上升,登天。
1.謂東西堆得多而形成尖頂。
1.上位。指位置較尊的一側。
1.謂接受任務容易,完成任務艱難。
1.猶上表。
1.猶上述。
1.謂越位踰制,冒用高于自己身份的名義﹑禮儀或器物等。
1.門窗的上框。
1.多指長江的上流地區。
2.又因長江從安徽流入江蘇﹐故舊稱安徽為上江﹐江蘇為下江。今浙江省的金華﹑衢州一帶﹐居浙江上游﹐舊時也稱上江。
3.水名?!妒酚洠谋炯o》"三江既入,震澤致定"唐張守節正義"三江者,在蘇州東南三十里,名三江口……江東南上七十里至白蜆湖,名曰上江,亦曰東江。"
4.水名。廣東省稱鬰水(西江)為上江,瀧水為下江。參見"西江"。
1.主將,統帥。
2.泛指高級將領。
3.星名。
4.軍銜,將官的一級,在中將之上。
1.行軍作戰時軍中的主帥。
2.官名『以呂祿為上將軍,后無建置。唐則各衛有上將軍之官,宋仍之。金﹑元時以其名為武臣散官。明廢。
1.謂地位低的人與地位高的人結交。
2.亦作"上佼"。頭等友好。
3.轉移﹑交付給上級。
1.中醫謂六腑中的三焦之一。一般指胃的上口到舌下這一部位,包括心肺。主要功能是呼吸和血液循環等。
1.見"上交"。
1.呈送。
2.把收入的財物﹑利潤或節余等繳給上級。
1.古代外交使團的副使或軍政長吏的高級助理。
1.謂加冠。古代男子成年(二十歲)則舉行加冠禮,先用一種絲織的頭巾束發,然后再戴上冠。因以"上巾"指"加冠"。
1.趕快;加緊。
2.起勁。
3.著急。
1.加勁;起勁。
2.謂妓女獻媚。
1.向上;進步。
2.指求取功名。
即進取心”(633頁)。
1.古代對國都的通稱。
2.古都名。渤海以王都忽汗城為上京龍泉府。故址在今黑龍江寧安縣西南東京城。
3.古都名。契丹會同元年(公元938年)改皇都為上京臨潢府。故址在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
4.古都名。金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以京師會寧府為上京,故址在今黑龍江阿城南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