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同“齦”。
2.
牙床。
1.出自《急就篇》鼻口唇舌龂牙齒。
2.出自《魯都賦》水產眾伙,各有彝倫:頒首莘尾,豐顱重龂。
3.出自《憎王孫文》跳踉叫囂兮,沖目宣龂。
4.出自《新唐書·方技傳·張果》頃視齒燋縮,顧左右取鐵如意擊墮之,藏帶中,更出藥傅其龂,良久,齒已生,粲然駢絜。
3.
見“齗齗”。露齒貌。
1.出自《萬歷野獲編?婦女?燕姬》所餉不滿所望,必龂齒彈舌,獰兇萬狀。
4.
見“齗齗”。爭辯貌。
1.出自《史記·魯周公世家論》甚矣魯道之衰也!洙泗之間龂龂如也。
2.出自《辯易九六論》然猶貴聽而賤視,龂龂然莫可更也。
3.出自《海燕·阿剌伯人》那天在新加坡,為我們趕馬車的和慈老頭子,他并不龂龂爭價,多給了半個銀角,便笑嘻嘻的道謝的。
5.
見“齗齗”。猶訚訚。和悅而能盡言之貌。
1.出自《周弦齋壽序》吾舅若兄弟之從先生游龂龂如也。
2.出自《同年生吳侍御杰疏請唐陸宣公從祀瞽宗獻侑神之樂歌》????龂龂,其徒百千。
6.
見“齗齗”。忿嫉。
1.出自《漢書·劉向傳》朝臣龂龂不可光祿勛,何邪?
1.蜷曲不伸貌。
1.拘牽;拘束。
1.艱于行步,舉步維艱。
1.猶職責,職務。
1.廁身于,身處于。
(政治、軍事等)一個時期內的發展情況~平穩 ㄧ~越來越嚴重。
1.謂謹守。
1.官署。
1.窘迫拘束。
1.局促,不舒展。
1.指官衙之主事者。
1.徘徊不前。
1.局縮,蜷縮。
1.猶狹隘委瑣。
1.猶狹小。
2.畏縮。
3.退縮;蜷縮。
1.猶猥瑣。
1.陳規,俗套。
1.偏舉一足。
1.格局體制。
1.惶懼不安貌。
1.窘迫無路。
1.《詩.小雅.正月》"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陸德明釋文"局本又作局。"后即以"局天蹐地"形容惶懼不安貌。
2.指窘迫無路貌。
1.悲痛訴說貌。語本《詩.小雅.正月》"謂天蓋高﹐不敢不局。"
1.跳躍奔竄。
1.棋盤。
1.指井底之蛙。因局促于井底,故名。
指與某事無關的人~不得而知。
1.官署的事務。
1.指宴席。
1.弈棋之類的游戲。
1.戒懼畏縮貌。
1.舊時公署的衛兵。
1.猶局限,拘泥。
1.局限,限制。
1.局促,不安貌。
1.猶器度。
1.亦作"局窄"。
2.狹窄;困窘。
1.謂設圈套騙人。
1.見"局笮"。
1.謂器度穩重。
1.謂有氣度而純正。
1.謂周到縝密。
1.局限停滯。
2.呆板。
1.局內人。
1.徘徊不前。
1.指賭局的主持人。
①舊時指警察局,現指公安局。②指鏢局、拳局等。③圈套(多見于早期白話)。
1.蜷曲其足。
2.躥足;舉足。喻時間短暫。
1.古渡名。在四川省昭化縣境內白水江與嘉陵江合流處。唐杜甫有《桔柏渡》詩。
1.見"桔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