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齭”。
2.
畏怯。參見“齼齼”、“齼夏”。
1.出自《藝林伐山·??字音》今京師語,謂怯皆曰??,不獨齒怯也。
3.
凄楚;悲傷。
1.出自《滿江紅·惆悵》詞想雕欄不墜卻沾泥,言還??。
4.
牙齒接觸酸味的感覺。
1.出自《說文·齒部》??,齒傷酢也。
2.出自《曾宏甫分餉洞庭柑》詩莫向君家樊素口,瓠犀微??遠山顰。
3.出自《肯綮錄·俚俗字義》齒傷于酸曰??,音楚。
4.出自《野草·死后》一輛獨輪車從我的頭邊推過,大約是重載的,軋軋地叫得人心煩,還有些牙齒??。
1.指軍隊出征所用的器具。
1.放債;貸錢于人。
2.拿出錢來。
1.猶言深入淺出。
1.謂脫離軀體。
1.按規定時間到工作場所工作。
2.外出辦理公務。
1.實際出勤數與應該出勤數的比率。
1.從里面到外面去。
2.用在動詞后,表示由里向外,逐漸遠去。
1.將畜類的圈肥清除出來。
1.比喻越出常規。
1.因原任人員去職或死亡而職位出現空缺。
1.猶言出眾。
1.見"出類拔萃"。
1.見"出羣材"。
1.亦作"出羣才"。
2.超群出眾的人才。
1.猶出群材。
1.指千里馬。
1.不以謀利為目的而賣出。
1.謂出力。
1.超出眾人。
2.到刑場殺人。
1.超出一般人;高人一等。
1.猶出人意表。
1.在人之下。
1.出人意外。
1.超出人們的意料之外。
1.超出人們的意料。
1.出來擔任(某種職位)。
1.朝日。
2.日出之處。
1.出進。
2.往來。
3.支出與收入。
4.勞逸;作息。
5.指所估計之數可能或上或下,接近而并不等同。 6.謂或出或入,有相似處,亦有相異處。 7.謂彎曲,不平直。 8.猶言上報下達。 9.謂朝廷內外。指出將入相。 10.謂涉獵廣博,融會貫通。 11.或進或出。比喻變化無定。 1
2.指女子嫁者與未嫁者。 1
3.特指呼吸。
1.一種讀書法,謂深入理解,靈活運用。
1.猶出將入相。
1.指日常生活。
1.猶言枉斷人罪。
1.猶言神出鬼沒。
1.出入無間隔,猶言進出自由。
1.出邊塞。
1.出殯。
異趁干得很出色|這正是文章的出色處。
原指隱士離開居處出任官職,后也泛指出仕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
1.猶拼上。
1.巡邏放哨。
1.出外居住。
2.謂離開居喪時的住室。
3.謂入贅之婿驅逐不貞的妻子。
4.謂入贅之婿超過一定的年限,攜妻出外與岳父母分開居住。
5.猶出竅。
1.獻身。
2.指科舉考試中選者的身分﹑資格,后亦指學歷。
3.指為官。
4.個人最早的經歷或身分。
5.出而從事某種事情。 6.指改嫁。 7.出生;產地。 8.謂出路,前途。
1.謂做官施惠于民。
注意力集中,神情如呆傻一般聽得出神|出神地看著那幅畫。
1.形容聚精會神。
形容技藝高超達到神妙的境界王小玉唱得出神入化。
1.胎兒從母體中生出來。
2.指事物的產生。
3.舍生。
4.分出。
1.以出生地為準決定國籍,稱為出生地主義。
一國或一地區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活產嬰兒數與同期平均人口數的比值。一般按每千人平均計算。計算公式為年內活產出生率(‰)=嬰兒數年平均人口數×1000‰
原指人從出生到死亡。語出《老子》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韓非子·解老》人始于生卒于死。”后形容冒生命危險,隨時都可能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