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鷾鴯”。鳥名。燕子的別名。
1.出自《莊子·山木》鳥莫知於鷾鴯。
2.出自《南禪長老和詩不已故作六蟲篇答之》鷾鴯戀庭宇,倏忽來千轉(zhuǎn)。
3.出自《輟耕錄·雕傳》倉庚出幽谷遷喬木,是冒越者也;鷾鴯秋冬遠遁,是避役者也。
1.亦作"擢序"。
2.提拔敘用。
1.提拔。
1.猶抽穗。指穗狀花實。
2.猶抽穗。指谷穗。
3.猶言脫穎而出。
1.鹽任用。
1.挺拔貌。
1.鹽輔佐人才。
1.貝名。產(chǎn)于南海。
1.洗擦干凈。
1.洗滌。
2.比喻栽培﹐提拔。
1.盥洗。
1.洗滌;洗衣物。
1.洗滌。
1.江名。即錦江。岷江流經(jīng)成都附近的一段。一說,成都市內(nèi)之浣花溪。濯錦,錦彩鮮潤逾于常,故名。
1.漢代宮苑名。在洛陽西南角。
2.池名。
3.廄名。
1.見"濯磨"。
1.亦作"濯摩"。
2.洗滌磨煉。比喻加強修養(yǎng),以期有為。
1.洗滌。比喻風化所被。
1.謂浸漬。
1.洗滌。
1.洗滌;洗沐。
1.古代民俗,于三月上旬巳日(后定為三月三日)在水邊洗濯以祓除疾病等不祥之事。
1.明凈秀麗。
1.用水洗,用香熏。比喻修身養(yǎng)性。
1.道教語。太陽的別名。
1.洗濯冠纓。語本《孟子.離婁上》"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后以"濯纓"比喻超脫世俗,操守高潔。
1.洗滌,沐浴。常比喻經(jīng)過修養(yǎng)使道德高潔。
1.見"濯枝雨"。
1.農(nóng)歷五﹑六月間的大雨。
1.光明貌。
2.明凈貌;清朗貌。
3.肥澤貌。
4.光禿貌。
5.象聲詞。
1.語出《孟子.離婁上》"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本謂洗去腳污◇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塵,保持高潔。
1.刨地的鎬。
1.方言。即鎬。
1.以鵫羽為飾的衣服。
1.鳥名。即白鷴。
1.雨聲;水聲。
1.猴之一種。
1.傳說中的鳥名。即鹡鷟。鳳屬。
1.方言。怎么。
1.清代西藏地方官名。管理財政,掌鑄錢。參閱《衛(wèi)藏通志.番目》。
1.所擔負的任務(wù);責任。語出《詩.周頌.敬之》"佛時仔肩。"鄭玄箋"佛,輔也;時,是也;仔肩,任也。"
2.謂擔負,承擔。
1.致密。謂紡織品﹑針織品紗與紗之間或線與線之間距離近,空隙小。
1.野獸的幼仔。
1.豬的幼仔,小豬。
1.愁苦;憂煩。
①勤勉;不懈怠孜孜不怠|孜孜狳幔孜孜汲汲。②專心一意孜孜營求。③形容詞后綴喜孜孜|樂孜孜|苦孜孜。④擬聲詞索食聲孜孜。
1.同"孜孜不已"。
1.勤勉努力,毫不懈怠。
勤奮而不知疲倦孜孜不倦地工作。
1.同"孜孜不怠"。
1.勤勉從事,努力專一,不肯停息。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