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輔佐;幫助。
1.
飛貌。參見“翊翊”。
1.出自《說文·羽部》翊,飛貌。
2.
同“翌”。明日。
1.出自《漢書·王莽傳上》公以八月載生魄庚子奉使,朝用書臨賦營筑,越若翊辛丑,諸生、庶民大和會。
3.
通“翼”。輔佐;護(hù)衛(wèi)。
1.出自《新序·雜事四》然而名號顯榮者,三士翊之也。
2.出自《舊唐書·馬燧傳》翊我戴我,實(shí)惟勛賢。
3.出自《祭延平王文》昔在草昧,翊我隆皇。
4.出自《圍城》詩裹瘡容易求良將,束手端難翊圣朝。
4.
通“翼”。引申為協(xié)助。
1.出自《牽牛織女》詩膳夫翊堂殿,鳴玉凄房櫳。
5.
通“翼”。恭敬。參見“翊翊”。
1.出自《史記·夏本紀(jì)》日宣三德,蚤夜翊明有家。
1.泛指螞蟥類水蟲。
1.水蛭。俗稱螞蟥。
1.亦作"置溝壑"。
2.謂死。人死埋于地下,故稱。多作自謙之詞。
1.猶盡力;致力。
1.猶致念;念及。
1.猶安身;存身。
1.滍水畔的水田。
1.早種的谷物。
1.早稻﹐早種的稻禾。
1.少年與老年;老少。
1.柏樹苗;胸樹。
1.亦作"稚筆"。
2.文筆不老練流暢;書法筆力不夠勁挺凝煉。
1.亦作"稚齒"。亦作"稚齒"。
2.年少;少年;兒童。
1.道家傳說的仙都﹐為稚川真君所居。據(jù)傳﹐唐玄宗時﹐僧契虛入商山﹐遇梣子(肩背竹簍的商販)﹐同游山頂﹐見有城邑宮闕﹐璣玉交映于云霞之外。梣子指語此仙都稚川也。至一殿﹐見一人具簪笏﹐憑玉幾而坐﹐其貌甚偉﹐侍衛(wèi)環(huán)列﹐呵禁極嚴(yán)﹐曰是稚川真君。見唐張讀《宣室志》卷一。按﹐稚川﹐晉葛洪字。葛洪好神仙之事﹐死后﹐人以為其成仙。
1.幼弟;年小的弟弟。
1.老少;老人與幼兒。
1.幼兒;幼子。
1.亦作"穉蜂"。
2.蜂名;小蜂。
1.亦作"穉根"。
2.幼根;新根。
1.新長出的荷花;幼蓮。
1.亦作"穉稼"。
2.遲期種植的稻谷。
1.幼交;幼時結(jié)交的朋友。
1.少壯時節(jié)。
1.亦作"穉酒"。
2.新酒。
1.亦作"穉老"。
2.老幼;老人與孩子。
1.亦作"稚齡"。
2.稚齒﹐年少。
1.亦作"稚龍"。
2.筍的別名。
1.亦作"穉緑"。
2.淺綠;嫩綠。
1.亦作"穡昧"。亦作"穉昧"。
2.幼稚無知;年幼愚昧。
1.小孩子的夢。
1.幼弱。指年少。
1.幼小;弱小。
柔嫩;幼稚不成熟稚嫩的聲音|稚嫩天真的小姑娘。
1.亦作"穉年"。
2.少年;童年;幼年。
1.亦作"穉女"。
2.幼女;少女。
1.年少之妻。
1.孩子氣。
1.梁武帝時官鑄的小錢。
1.初秋;剛到秋天。
1.小狗。
1.亦作"穉孺"。
2.幼童;小孩。
1.嬰幼兒;孩童。
1.嫩蕊;新長出來的花蕊。
1.亦作"穉弱"。
2.幼弱;幼小;弱小。
3.幼稚﹐不成熟。
1.亦作"穉桑"。
2.嫩桑;初生的桑葉。
1.亦作"穉杉"。
2.杉樹苗;小杉木。
1.細(xì)小的水流。
1.亦作"穉松"。
2.小松樹;松樹苗。
1.幼稚淺俗;幼稚平凡。
1.亦作"稚歲"。
2.少年;童年;幼年。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