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昆蟲的飛行器官,一般是兩對,呈膜狀,上面有翅脈,有的前翅變成角質或革質。通常又指鳥類等動物的飛行器官。通稱翅膀。
2.
名詞
翅果向外伸出呈翅狀的果皮。
3.
名詞
魚翅,指用鯊魚的鰭制成的食物。
4.
古同“啻”。
5.
形容詞
物體上形狀像翅膀的部分。
1.
“翄”的今字。亦作“翤”。亦作“翨”。亦作“鳷”。
2.
指形狀像翅膀的物體或其部分。
1.出自《兒女英雄傳》用雙手端著茶盤翅兒。
2.出自又如:風箏翅;紗帽翅。
3.
翅果向外伸出呈翅狀的果皮。
4.
魚類鰭的別稱。
1.出自《文明小史》就備了一桌上好的翅席。
5.
通“啻”。但;僅;止。
1.出自《孟子·告子下》取色之重者與禮之輕者而比之,奚翅色重?
2.出自《晉書·列女傳·王渾妻鐘氏》若使新婦得配參軍,生子故不翅如此。
3.出自《蒜山松林》詩魏王大瓠無人識,種成何翅實五石。
4.出自《反祈招詩》序享國百年,何翅朝露?
6.
鳥類和昆蟲等動物用以飛行的羽翼。通稱“翅膀”。
1.出自《楚辭·嚴忌〈哀時命〉》為鳳皇作鶉籠兮,雖翕翅其不容。
2.出自《舞鶴賦》驚身蓬集,矯翅雪飛。
1.謂狷介之志。
1.古代絲織物的總稱。
1.泛指絲麻織物。
1.以柞蠶絲織成的平絹。
1.書畫之絹底。
1.絹制包袱。
1.宋代賦稅的一種。
1.平整光滑。
一種手工藝品,用各種顏色的絹仿制的花卉。也叫京花。
1.絹面的扇子。
用疵繭、廢絲和雙宮繭作為原料,經化學和機械加工所得短纖維紡制成的線。有桑蠶絹絲、柞蠶絹絲和蓖麻蠶絹絲等。光澤潤美,手感柔和,吸濕性好。多為雙股線,用于織制輕薄的絹絲紡等高級絲織品,或加工成縫紉絲線、刺繡絲線等。
1.未曾染色的白絹。
1.以絹作底的書帖。
1.方言。手帕。
1.卓異出眾。
2.俊逸超特。
1.亦作"雋材"。
2.才智出眾的人﹔出眾的才智。雋﹐通"俊"。
1.見"雋才"。
1.指駿馬。
1.杰出人物。
1.猶雋語。
1.優美爽利。
1.才德杰出的人。
1.亦作"雋發"。英俊豪邁。
2.謂才華﹑情性﹑文采等充分表露。
1.杰出的輔佐者。
1.突出的功勛。
2.功勛特出者。
1.喻特出的典范。
1.亦作"雋豪"。
2.豪俊之士。
1.出眾的人才。
1.亦作"雋潔"。
2.優美簡潔。
1.意味深長的語句。
1.卓異絕倫。
1.猶勝敗。
1.橘花的雅稱。
1.健壯敏捷。
2.優美暢達。
1.俊秀明悟。
1.才德杰出的耆老。
1.地名。在今浙江省嘉興市西南七十里。
1.指優秀杰出的人才。
1.風雅的人或事。
1.英俊豪邁。
1.杰出之士。
1.才智出眾的人。
1.亦作"雋美"。
2.猶優美。
1.亦作"雋妙"。
2.雋永美妙。
1.俊秀敏快。
1.亦作"雋品"。
2.優良的品級﹔精品。
1.英俊的氣概。
1.杰出的人才。
1.亦作"雋巧"。
2.猶秀美﹔巧妙。
1.杰出人物。雋﹐通"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