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衪”。
2.
裳裙下端的邊緣。一說為衣袖。
1.出自《儀禮·士昏禮》主人爵弁,??裳緇袘。
2.出自《漢書·司馬相如傳上》揚衪戌削。
3.出自《讀書叢錄·緇袘》《士昏禮》:“主人爵弁,纁裳緇袘。”鄭注:“袘謂緣。袘之言施,以緇緣裳,象陽氣下施。”頤煖案:《廣雅?釋器》:“袘,袖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揚袘恤削。”集解:“徐廣曰:袘,衣袖也。”
1.法網。
1.舊時謂上司的委派。
1.御史臺的別稱。因御史臺又稱烏臺﹑憲臺,故以"憲烏"稱之。
1.舊時稱上官所發檄文的敬詞。
1.唐宋以來官制中在正職外所加的御史之類虛銜。
1.猶欣欣。喜悅貌。
1.觀測推算天象。
1.仿效;模仿。
1.舊稱上司委派之事。
1.歷算之學。
1.格言。
2.合乎禮法之言。
1.法令準則。
1.舊時稱上司的衙役。
1.舊時稱上司心意的敬詞。
1.上司的吩咐。
1.掌刑獄的佐貳官。
1.法則。
1.典章制度。
2.引申指法度。
3.效法。
4.具有憲法作用的文件。亦指規定國際機構的宗旨﹑原則﹑組織的文件,如《聯合國憲章》。
英國工人階級爭取以普選權為主的政治權利的群眾運動。1836年,倫敦工人協會成立,次年提出《人民憲章》,要求實行普選權,廢除議員候選人的財產資格等要求。1838年《憲章》以法案形式公布,征集人民簽名,形成憲章運動第一次高潮。至1848年共出現三次高潮,但均遭鎮壓。它是世界上第一次廣泛的、真正群眾性的、政治性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
1.指依據憲法和法律進行治理的政治制度。
1.負責彈劾糾察的都御史﹑御史一類官職。
1.法制。
1.指宋代的提點刑獄。為地方最高司法機構。
1.御史的職位。
1.舊時屬官在上官面前的自稱。
1.法紀。
1.謂遵循祖宗成法。
1.依法處分。
1.形容山勢高大。
1.古水名。
1.遭到失敗。
1.虧本。
1.能使冰融解的彈丸。
1.押送囚人的車子。
1.陷陣。
1.倒塌的城墻。
1.沖入敵陣。
1.沖入敵陣。
1.陷害怨恨。
1.猶墜落。
1.沖鋒。
1.覆沒。
1.設計陷害。
設計害人我因惡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場官司|陷害好人。
1.陷害毀謗。
1.猶攻擊。
1.猶陷阱。
1.犯有過失。假﹐通"瑕"。
1.攻打﹑攻入堅固的陣地。
1.勇于規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