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舀,把液體盛出來。
2.
動詞
〈書〉牽引;拉。提拔。
1.
亦作“揖”。
2.
酌,以瓢舀取。
1.出自《詩·小雅·大東》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
2.出自《游仙詩》臨源挹清波,陵崗掇丹荑。
3.出自《畫記》舍而具食者十有一人,挹而注者四人。
4.出自《小滄浪筆談》挹泉澆竹葉,享帚縛松針。
3.
指吸取。
1.出自《莊子·山木》〔孔子〕徐行翔佯而歸,絕學捐書,弟子無挹於前,其愛益加進。
2.出自《論衡·本性》義挹于善,不能為也。
3.出自《溫州的蹤跡》那醉人的綠呀……我若能挹你以為眼,我將贈給那善歌的盲妹。
4.出自《夢粱錄·六月》恣眠柳影,飽挹荷香。
4.
引;稱引。
1.出自《游仙詩》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2.出自《覽柏中丞兼子侄數人除官制詞》詩作歌挹盛事,推轂期孤??。
3.出自《新唐書·王鐸傳》所取多才實士,為世稱挹。
4.出自《仲咸以予編成商于唱和集以詩相贈依韻和之》媚挹懷珠水,幽聽噴玉泉。
5.出自《警世通言·蔣淑真刎頸鴛鴦會》接傾城之貌,挹希世之人。
5.
通“抑”。抑制;謙退。
1.出自《荀子·宥坐》富有四海,守之以謙,此所謂挹而損之之道也。
2.出自《為幽州牧與彭寵書》俠游謙讓,屢有降挹之言。
3.出自《北史·于謹傳》名位雖重,愈存謙挹。
4.出自《說文通訓定聲?臨部》挹,叚借為抑。
6.
見“挹挹”。細致貌。
1.出自《太白山祈雨詞》田漫漫,耕挹挹,拔陣草,生九谷。
7.
見“挹挹”。謙遜貌。
1.出自《今世說·雅量》繆念齋初擢廷對第一,其意挹挹,益下人,自奉益菲薄,坎然若有不足於懷者。
1.夸耀石頭而當玉賣。比喻偽飾欺世。
1.炫耀賣弄。
1.謂李花色白,其光采或照耀于白天,或顯現于夜晚。
1.光彩轉動貌。
2.惑亂。
1.亦作"炫裝"。
2.盛裝。
1.見"炫妝"。
1.文采。
1.文采輝煌。
1.彩繪。引申為用華美的文辭記述。
1.光彩炫目。
2.謂文辭華麗富贍。
1.燦爛美麗。
1.迅疾貌。
1.猶絢爛。
1.猶華美。
1.白絹繪以文采。一說在繪畫上加施白采。《論語.八佾》"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曰'禮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后因以"絢素"為透徹理解《詩》義的典故。
1.絢麗而有文采。
1.華麗的言辭。
1.見"絢耀"。
1.亦作"絢曜"。
2.光輝美麗。
1.華麗的本質。
1.比喻顛倒是非。
1.目迷心驚。
1.謂眼昏花多眼屎。
1.猶眩暈。
1.眼花體乏。
1.被迷惑而失去主張。
1.迷惑。
2.耀眼。
1.頭目暈眩之病。
1.炫目;耀眼。精,同"睛"。
1.目眩心悸。
1.迷惑;昏亂。
1.眼睛昏花。
1.眼睛昏花。
1.眼睛昏花,視物不明。
2.昏憒;迷亂。
1.目不安貌;視不明貌。
1.謂目眩魂消。
1.見"眩眠"。
1.昏暗無光。
1.耀眼。
1.使人眼花心驚。
1.昏倒。
1.炫耀新奇。眩,通"炫"。
1.魔術師。
1.魔術師。眩,通"幻"。
1.迷惑人的視聽。
1.幻術;變戲法。眩,通"幻"。
1.夸耀。眩,通"炫"。
1.明亮光耀貌。眩,通"炫"。
1.使容光煥發。
1.光芒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