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舀,把液體盛出來。
2.
動詞
〈書〉牽引;拉。提拔。
1.
亦作“揖”。
2.
酌,以瓢舀取。
1.出自《詩·小雅·大東》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
2.出自《游仙詩》臨源挹清波,陵崗掇丹荑。
3.出自《畫記》舍而具食者十有一人,挹而注者四人。
4.出自《小滄浪筆談》挹泉澆竹葉,享帚縛松針。
3.
指吸取。
1.出自《莊子·山木》〔孔子〕徐行翔佯而歸,絕學捐書,弟子無挹於前,其愛益加進。
2.出自《論衡·本性》義挹于善,不能為也。
3.出自《溫州的蹤跡》那醉人的綠呀……我若能挹你以為眼,我將贈給那善歌的盲妹。
4.出自《夢粱錄·六月》恣眠柳影,飽挹荷香。
4.
引;稱引。
1.出自《游仙詩》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2.出自《覽柏中丞兼子侄數人除官制詞》詩作歌挹盛事,推轂期孤??。
3.出自《新唐書·王鐸傳》所取多才實士,為世稱挹。
4.出自《仲咸以予編成商于唱和集以詩相贈依韻和之》媚挹懷珠水,幽聽噴玉泉。
5.出自《警世通言·蔣淑真刎頸鴛鴦會》接傾城之貌,挹希世之人。
5.
通“抑”。抑制;謙退。
1.出自《荀子·宥坐》富有四海,守之以謙,此所謂挹而損之之道也。
2.出自《為幽州牧與彭寵書》俠游謙讓,屢有降挹之言。
3.出自《北史·于謹傳》名位雖重,愈存謙挹。
4.出自《說文通訓定聲?臨部》挹,叚借為抑。
6.
見“挹挹”。細致貌。
1.出自《太白山祈雨詞》田漫漫,耕挹挹,拔陣草,生九谷。
7.
見“挹挹”。謙遜貌。
1.出自《今世說·雅量》繆念齋初擢廷對第一,其意挹挹,益下人,自奉益菲薄,坎然若有不足於懷者。
1.爽直,爽快。
1.和順安樂。
1.亦作"偘然"。
2.剛直貌。
3.和樂貌。
砍柴用的刀,刀身較長,刀背較厚,有木柄。
1.細切魚肉。
1.坎坷。路不平貌。喻人困頓不得志。
1.方言。詈詞。猶砍頭鬼。
1.用刀斧殺人;拼殺。
2.迫害。
通常指生在脖子后部的癰。也叫砍頭癰。
1.維吾爾族鐵制農具。用于鋤地﹑挖土等。
1.用刀﹑斧劈或削。引申為宰割剝削。
1.比喻得罪了一人,牽連到許多人。
1.見"砍一枝損百枝"。
1.偷營劫寨。
1.石器時代的工具,形狀不固定。將礫石或石核邊緣打成厚刃,用以砍砸。
1.見"坎井之鼃"。
1.坎坷。
1.安放牌位的地方。多于室內就墻壁砌成。
1.見"坎井之鼃"。
1.坎凇
1.因饑餓而面黃肌瘦的樣子。
1.邊歌邊舞貌。
1.方言。指招待服務。
1.方言。指商店的女服務員。
1.見"看朱成碧"。
1.小看;低估別人。
輕視別~這本小字典,它真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1.即看錢奴。
1.供陳設的菜肴。
1.比喻根據具體情況辦事。
1.指留守應付差事。
1.接生;助產。
1.看得遠,有遠見。
1.觀看競技的圍場。
〈書〉看顧照料。
1.清代皇帝行圍打獵時設在高地的瞭望點。
1.謂沒有主見,看多數人怎么辦,自己就怎么辦。
對待把他當親兄弟~。
1.看待;照料。
1.舊時審判案件公文的開頭用語。
重視你要是~我,就給我這個面子。
1.預測市場價格下跌。
1.見"柯舒"。
對別人故里的美稱兩過珂里,俱以急行,不得作竟夕之歡。
印刷上用的一種照相版,把要復制的字、畫的底片,曬制在涂過感光膠層的玻璃片上做成,多用于印制美術品。也作珂稅妗#塾collotype]
1.佩飾華麗的馬。
1.珂制的佩飾。
2.螺蛤介殼聯綴而成的腰帶。
3.比喻雨點。
1.傘蓋以珂為飾之傘。
1.馬勒上珂飾的聲響。
1.佩飾華麗的驢。"衛",驢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