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有滋補身體或治療疾病作用的東西。
2.
名詞
有一定作用的化學物品。
3.
動詞
〈書〉用藥治療。
4.
動詞
毒死。
5.
名詞
(Yào)姓。
1.
藥物;藥材。
1.出自《周禮·天官·醫師》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共醫事。
2.出自《為石仲容與孫皓書》夫治膏肓者,必進苦口之藥。
2.
特指毒藥。
1.出自《公羊傳·莊公三十二年》俄而牙弒,械成,季子和藥而飲之。
2.出自《后漢書·西域傳·西夜》西夜國,地生白草,有毒,國人煎以為藥,傅箭鏃,所中即死。
3.出自《水滸傳》〔李逵〕回到潤州,果然藥發身死。
3.
指仙丹。
1.出自《韓非子·說林上》客獻不死之藥,臣食之而王殺臣,是死藥也,是客欺王也。
2.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因使韓終、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藥。
3.出自《常娥》詩常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4.出自《二刻拍案驚奇》古人有言:“服藥求神仙,多為藥所誤?!弊詴x人作興那五石散、寒食散之后,不知多少聰明人被此壞了性命。
4.
指某些有化學作用的物質。
1.出自《天工開物·火器》凡鳥銃長約三尺,鐵管載藥,嵌盛木棍之中,以便手握。
5.
療治。
1.出自《詩·大雅·板》多將灱灱,不可救藥。
2.出自《孔子家語·正論解》防怨猶防水也,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決使導之,不如吾所聞而藥之。
3.出自《武林紀游》詩孤行每自喜,此病恐難藥。
6.
用藥毒殺。
1.出自《紅樓夢》我瞧那光景是服了毒的。寶蟾便哭著來揪香菱,說他把藥藥死奶奶了。
2.出自《暴風驟雨》他說你斗爭堅決,反動派心里有你,不定放毒藥藥你,得加點小心,送你這個磨筷子。
7.
花名。芍藥的簡稱。
1.出自《直中書省》詩紅藥當階翻,蒼苕依砌上。
2.出自《贈友人不第閑居》詩花眼綻紅斟酒看,藥心抽綠帶煙鋤。
3.出自《金陵覽古·杏華村》詩紅藥院深棲乳燕,綠楊簾卷喚晴鳩。
8.
姓。東漢有藥崧。
1.出自《廣韻?藥韻》藥,姓。后漢有南陽太守藥崧。
1.謂事物精妙高超,非人工所能為者。
1.同"鬼斧神功"。
1.一種象牙工藝品名。鏤空的圓球內又有一或數層鏤空的圓球,均可轉動。
1.同"鬼工"。
2.指掌握精妙高超的工藝者。
1.形容事物精妙高超,非人力所能為。
1.亦稱"鬼國石"。
2.一種珍奇的瑪瑙。
1.傳說眾鬼所聚之地。
2.指戰國楚人鬼谷子。因隱于鬼谷,故自號鬼谷子。長于養性持身和縱橫捭闔之術。世傳《鬼谷子》一書,今人研究認為系后人偽托。
鬼和妖怪妖魔~。
1.見"鬼怪"。
1.指鬼門關。
1.鬼頭鬼腦。
2.形容令人厭惡。
1.猶言鬼鬼祟祟。
形容舉止行動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你這樣鬼鬼祟祟的反而惹人生疑|他懲這些丫頭們鬼鬼祟祟的。
1.猶言鬼頭鬼腦。
1.偷偷摸摸。
1.陰間,鬼的世界。
2.即鬼方。
3.神話傳說中的古北方國名。
1.見"鬼功石"。
1.祖先的稱號。
2.道家授予得道成仙者的尊號。
1.殷諸侯名。
1.猶鬼胡由→鬧,鬼混。
1.猶鬼胡由→鬧。
1.見"鬼狐由"。
1.猶鬼胡由。指難以捉摸的妓女。
1.猶鬼胡由。指難以捉摸的妓女。
1.猶鬼胡由。難以捉摸的心計。
1.鬼混;胡鬧。
2.鬼花樣,令人難以捉摸的心計﹑勾當。
3.指鬼魂。
4.指水性楊花﹑難以捉摸的妓女。
1.猶鬼胡由。鬼花樣,令人難以捉摸的心計﹑勾當。
1.糊弄人的伎倆,花招。
①形容寫字隨意涂抹,潦草難認。②比喻虛偽的話。
不真實的話;謊話~連篇。
1.鬼的世界,陰間。
1.形容神秘地隱去。
1.心慌意亂﹑失魂落魄的樣子。
1.攪擾。
死人的靈魂(迷信)。
①糊里糊涂地生活在外~多年,什么也沒學到。②過不正當的生活兩人整天在一起~。
磷火的俗稱。
1.鬼怪暗中害人。
1.猶詭秘。
1.迷信者稱不知病因的腫脹瘀血癥。
1.猶鬼錄。
1.狡詐的計謀。
1.見"鬼計多端"。
1.謂狡詐的計策很多,壞主意多。
1.見"鬼蛺蝶"。
1.無患子的俗稱。舊俗采之令童子佩戴,或懸于門上,云可以避鬼魅。
1.一種小貝殼,白色,表面光滑,有花紋。舊時紹興人把它系在小孩子的手腕或腳踝上,認為可避邪氣。
1.鬼神所射之箭。迷信者謂人體為鬼箭射中即致疾病。
2.木名。衛矛的別名。
3.武器名。
1.指迷魂湯。迷信者謂人轉生時飲之﹐前生之事即皆忘。
1.鬼神的指示。
2.舊時對佛教的侮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