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青玉般的美石。
1.藏手于袖,在旁觀看。比喻置身事外,不參預其中。語本唐韓愈《祭柳子厚文》"不善為斫,血指汗顏,巧匠旁觀,縮手袖間。"
1.袖子。
1.袖口。
1.套在袖子上表示身分或職務的符號。
1.小而可袖藏的折子。
1.猶言骨立。形容身軀瘦瘠。
1.同"形單影只"。
1.謂以有利的地理形勢來制馭天下。
2.形狀;款式。
3.指文學作品的形式﹑體裁。
1.肉體﹐軀殼。
2.外形﹐外表。
3.才具﹐氣質。
4.猶形制。
5.指形式。
1.猶蹤跡。
1.山谷與山嶺。
1.模子。
2.典范;法式。
1.猶典范,楷模。
長度遠比斷面尺寸大的條形鋼材。按斷面形狀可分為簡單斷面型鋼和復雜斷面型鋼(異形鋼)。前者指方鋼、扁鋼、角鋼、六角鋼等;后者指工字鋼、槽鋼、鋼軌、窗框鋼等。
1.指機械﹑儀器﹑工具﹑服裝等的規格或大小類型。
1.形式。
1.漢代女官名。
1.即娙娥。
1.猶坑岸。坑塹,溝塹。
1.坑谷。相傳為秦始皇坑儒之處。
1.見"硎谷"。
1.坑谷之泉。
1.古祭祀時盛在铏器中的調以五味的羹。
1.一種溫器。
1.見"鋞程"。
1.使由醉而醒。
1.食物名。即水晶膾。
1.古池名。在河南省洛陽市。
1.牡丹花的別名。
1.石名。唐李德裕于平泉別墅采天下珍木怪石,為園池之玩,有醒酒石,德裕尤所寶惜,醉即踞之。
1.可以醒酒的羹湯。
2.用以喻泄恨的對象。
1.由睡眠或昏迷而蘇醒。
2.比喻認識由凝而清楚。
3.猶醒睡,警醒。
1.謂狂放傲世。語本《漢書.蓋寬饒傳》"寬饒曰'無多酌我,我乃酒狂。'丞相魏侯笑曰'次公醒而狂,何必酒也?'"
1.猶言振聾發聵。
1.消除困倦。
1.猶顯豁。
明顯突出,引人注目標記很醒目|醒目的特征。
1.消遣解悶。
2.謂令人快慰。
白話短篇小說集。明代馮夢龍編著。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合稱三言”。四十篇。其中除《十五貫戲言成巧禍》等七篇可推知為宋元話本外,其余可能是馮夢龍或明代其他文人的擬話本。所收作品對明代市民階層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有著廣泛而深刻的描寫。
1.指秧苗插下后復蘇存活。
2.猶警覺。
1.假寐;打瞌睡。
2.猶警醒。謂睡時不要睡得太熟。
3.即醒木。
1.猶惺忪。剛蘇醒貌。
1.猶蘇醒。
1.猶清醒。
1.亦作"醒寤"。
2.謂從麻醉﹑昏迷﹑睡眠等狀態中清醒過來。
3.在認識上由凝而清楚,由錯誤而正確。
1.見"醒悟"。
1.清醒機智。
1.神志清醒。
2.指使神志清醒。
3.指清醒的認識。
1.中藥遠志的別名。見宋陶谷《清異錄.藥譜》。
1.清楚;清醒。
2.聰明。
3.美好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