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遵守;依照;沿襲。
2.
見“循環”,周而復始地運動。
3.
名詞
(Xún)姓。
4.
見“循循善誘”,善于有規律有步驟地引導。
1.
沿著,順著。
1.出自《左傳·僖公四年》若出於東方,觀兵於東夷,循海而歸,其可也。
2.出自《漢書·李陵傳》明日復戰,斬首三千余級。引兵東南,循故龍城行。
3.出自《東京夢華錄·魚行》賣生魚則用淺抱桶,以柳葉間串清水中浸,或循街出賣。
4.出自《老張的哲學》不如循著城根往東進安定門,口渴之際,有的是護城河的河水,捧起兩把,豈不方便。
2.
遵守;遵從;遵循。
1.出自《書·顧命》臨君周邦,率循大卞。
2.出自《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
3.出自《辯亡論下》勁利之器,易用也;先政之策,易循也。
4.出自《二刻拍案驚奇》英雄豪杰本天生,也須步步循規矩。
3.
尋,求。參加“循本”。
1.出自《訊氓》立實以致聲,則難在經始;由聲以循實,則難在克終。
4.
省察;察看。
1.出自《皇帝修靈符報恩醮詞》省己循懷,以兢以懼,欽惟靈眷,彌切勵修。
2.出自《上王兵部書》是故古之善相者,立於五達之衢,一目而眄之,聞其一鳴,顧而循其色,馬之技盡矣。
5.
良善。參見“循良”、“循善”。
1.出自《袁州刺史謝上表》伏以州小地狹,稅賦及時,人安吏循,閭里無事。
6.
撫摩。
1.出自《公孫龍子·堅白論》循石,非彼無石,非石無所取乎白石。
2.出自《禮記·內則》適子、庶子,已食而見,必循其首。
3.出自《漢書·李陵傳》立政等見陵,未得私語,即目視陵,而數數自循其刀環。
4.出自《吊魏武帝文》撫四子以深念,循膚體而頹嘆。
5.出自《唐語林·補遺二》開成中,有龍復本者,無目善聽,揣骨言休咎,象簡竹笏,以手循之,必知官祿年壽。
7.
通“巡”。巡行;巡視。
1.出自《墨子·迎敵祠》凡守城之法,縣師受事,出葆,循溝防,筑薦通涂,修城。
2.出自《越絕書·外傳枕中》舜循之歷山,而天下從風,使舜釋其所循,而求天下之利,則恐不全其身。
3.出自《從拜陵登京峴》息鞍循隴上,支劍望云峰。
4.出自《封氏聞見記·敏速》﹝張陟﹞身自循席,依題口授,言訖即過。
8.
通“薦”。重,一再。
1.出自《呂氏春秋·明理》其殘亡死喪,殄絕無類,流散循饑無日矣。
9.
指纏繞;環繞。
1.出自《秋雨聯句》臥冷空避門,衣寒屢循帶。
2.出自《和陶飲酒》詩躬耕務南畝,桑麻循井里。
10.
見“循循”。徘徊不前貌。
1.出自《策別二二》而士卒亦循循焉莫肯盡力,不得已而出,爭先而歸。
2.出自《秦淮健兒傳》健兒神氣沮喪,足循循不前。
1.猶忽地里。
1.暗暗;悄悄。
1.鬼怪。
1.謂荒廢貧瘠。
1.集鎮;市集。
1.墟墓。
1.墟莽。
1.墟市。
1.猶村落。
1.《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后以"墟拘"喻孤居一隅,見聞不廣。
1.猶村落。
1.猶堡壘。
村落依依墟里煙。
1.猶墟墓。
2.村落。
1.廢墟榛莽;荒野。
1.丘墓;墓地。
1.猶墟日。
1.猶墟里。
1.中國南方如湘﹑贛﹑閩﹑粵等地區鄉村趕集的日子。
1.鄉村市集。
1.指鄉間房舍。
1.即墟日。
1.丘陵之地。
1.荒廢的街巷。
1.猶言煙塵。比喻虛無的事物。
1.猶荒野。
1.村落園囿。
1.故城;遺址。
1.猶墟莽。
2.猶荒廢。
1.集鎮。
1.傳說屈原之姐女嬃的搗衣石。亦指女嬃的搗衣聲。
1.嘆息哭泣。
1.吐沫以相沾濕。喻人同處困境而互相救助。
1.悲歌。
1.悲泣;抽噎;嘆息。
1.嘆息。
1.熟鐵﹐鍛鐵。
新聞學家、新聞教育家。江西九江人。畢業于北京大學,后赴美攻讀新聞專業。1916年回國,曾任《晨報》編輯、北京大學教授。1918年參與成立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任副會長。所著《新聞學》,是中國最早的新聞學著作。
1.緩慢步行。
清初琴家。字二勛,號五山老人,江蘇揚州人。初學琴于虞山派,崇尚淳古淡泊”的琴風,后被視為廣陵派創始人。著有《澄鑒堂琴譜》,內有指法二卷,琴譜三十七曲。
1.漢徐干和陳琳的并稱。
作家、翻譯家。浙江吳興(今湖州)人。曾任《人民中國》編輯、《詩刊》副主編、中國作協武漢分會主席。著有詩集《最強音》、報告文學集《哥德巴赫猜想》、散文集《法國,一個春天的旅行》等。譯有《托爾斯泰傳》等。
明初大將。字天德,濠州(治今安徽鳳陽)人。農家出身。元末參加朱元璋軍,有勇謀,與常遇春齊名。被朱元璋任為大將軍,攻滅張士誠,又北伐滅元,并分兵平定北方各地◇又連年出擊元將擴廓帖木兒(即王保保)。任右丞相,封魏國公。死后追封中山王。
1.唐徐有功和杜景佺的并稱。二人皆以治獄公正名世。
1.指古徐國。
2.指徐州。
1.南朝梁元帝妃,姓徐,名昭佩。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將至,必為半面妝以俟,帝見則大怒而出。事見《南史.后妃傳下.梁元帝徐妃》。
1.傳說中周時的隱士。
1.戰國趙人,以藏鋒利匕首聞名。荊軻刺秦王所用匕首即得自徐夫人。事見《戰國策.燕策三》?!妒酚洠炭土袀鳌芬噍d此事。司馬貞索隱"徐,姓;夫人,名。謂男子也。"
1.秦方士,齊人。
1.即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