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初琴家。字二勛,號五山老人,江蘇揚州人。初學琴于虞山派,崇尚淳古淡泊”的琴風,后被視為廣陵派創始人。著有《澄鑒堂琴譜》,內有指法二卷,琴譜三十七曲。
1.謂水勢急。
2.水源緊張,水少。
3.方言。喻情況緊急。
1.喻利盡交絕。
2.比喻民窮財盡。
1.同"水窮山盡"。
1.見"水渰老鼠"。
1.有關河川方面的禁令。
北魏酈道元著。是一部記述河流水道的地理名著。全書以河川為綱,記述河流達一千二百五十二條,內容涉及流域的地貌、植物、水文、水利、經濟開發、城市、古跡、典故傳說、風土人情、民族等。既是一部綜合性的地理巨著,又是一部優美的文學著作。
無色透明的石英晶體。產量較少,是貴重的礦石。可用作工藝品、壓電材料、光學材料和石英鐘表的元件,也曾用于磨制眼鏡片。
1.喻明察事理之人。
1.雪后檐頭滴水凝成的錐形的冰。也叫冰錐﹑冰溜﹑冰柱。
1851年英國首屆國際博覽會的展覽館。在倫敦海德公園內。占地74萬平方米。平面呈長方形,側面外形為一個五跨的中央高兩旁低的階梯形。鐵結構,外墻和屋面都為玻璃。因通體透明,內部寬敞明亮而得名。博覽會結束后,曾拆遷重建。1936年毀于大火。
1.喻圓滑刁鉆的人。
1.亦作"水晶膾"。
2.將切細的魚﹑肉碎片配以佐料,經烹煮﹑冷凍后而成的半透明塊狀食品。
1.見"水精簾"。
2.詞牌名。即《江城子》。參見"江城子"。
1.見"水精球"。
1.喻貌似聰明而心里糊涂的人。
1.宋歐陽修《浪淘沙》詞之三"五嶺麥秋殘,荔子初丹,絳紗囊里水晶丸。"后因以作為荔枝的品名。
1.水的精氣。
2.指辰星。
3.水晶。無色透明的結晶石英,是一種貴重礦石。
4.水中精怪。
1.亦作"水晶宮"。
2.以水晶裝飾的宮殿。
3.傳說中的月宮。
4.傳說中的水神或龍王宮殿。
5.蘇州﹑湖州一帶的美稱。
1.亦作"水晶盤"。
2.水晶制成的盤子。
3.喻指精美的盤子。
4.喻指晶瑩的圓月。
1.亦作"水晶鹽"。
2.一種晶瑩明澈如水晶的鹽。
1.由地面向地下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
1.水上警察。
1.見"水盡鵝飛"。
1.清水和明鏡。兩者能清楚地反映物體。
2.喻指明鑒之人。
3.謂明鑒,明察。
4.猶明鏡。明澈如水之映物,故稱。
5.在水底作業時戴的眼鏡。
味淡薄的酒,常謙稱待客用酒水酒一杯|聊備水酒。
1.居住于水鄉。
2.指水上住戶。
3.謂居于水中。
4.生活于水中。指鱗介類。
1.清代戰船的一種。
1.舊指妓院娼家。
1.舊時稱水上作戰的軍隊。
1.即魚伯∮神名。
1.即太湖石。通體多孔而玲瓏剔透,可用以裝治假山,點綴庭院。
1.船夫;漁夫。
2.舊指販運貨物的行商。
3.菱花的別稱。
1.積水的洼地。
1.有水的洞。
2.植物的葉尖或葉緣的排水孔。
1.水流的出入口或其近旁。
2.水上的關口要寨。
3.衣袖。
閩江流域最大的水電站。在福建境內閩江中游古田溪匯入處附近。裝機容量140萬千瓦。年發電量495億千瓦小時,1995年建成。
1.極言歷時長久。
為除害興利,攔蓄一定量河川徑流,并可調節流量的蓄水區域。通常指在河流上建閘或壩攔河抬水而成的人工湖〓、泊、池、淀等有攔蓄水量作用的,有時也稱天然水庫”。
1.即莼菜。蔬類植物。
1.水上木偶戲。
1.見"水柜"。
1.古代白色綢子或絹制成的褲子。因綢料易飄動,故稱。
1.即水?樹。木名。參見"水?樹"。
1.形容生活上完全靠人服侍。
1.比喻根據情況設法抵擋。
1.有水池的牢房,犯人置于水池中。
1.見"水老鼠花"。
2.舊時船上小偷的外號。
1.一種水上燃放的花炮。點著后在水面亂竄,噴出各種顏色的火花。
1.大雨;雨水。
2.因雨水過多而積在田地里的水或流于地面的水。
1.謂雨水過多而淹沒莊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