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一種香草。也指花草的芳香。
2.
名詞
(Xūn)姓。
3.
同“熏”。
1.
亦作“薫”。亦作“蘍”。
2.
指香料。
1.出自《敕祭忠武王碑》祗遣使人持此名薰,式陳明薦。
3.
香,發出香氣。
1.出自《文選·江淹〈別賦〉》閨中風暖,陌上草薰。
2.出自《歲暮自廣江至新興往復中題峽山寺》詩未臘梅先實,終冬草自薰。
4.
熏蒸。
1.出自《莊子·天地》五臭薰鼻,困惾中顙。
2.出自《酉陽雜俎續集·支諾皋下》﹝韋氏女﹞八歲,忽清晨薰衣睹妝。
3.出自《春望》詩曖日晴薰草,清淮闊浸天。
4.出自《紅燭·劍匣》又在龍涎香上薰著他,薰去了他一切腥膻的記憶。
5.
燒灼。參見“薰心”。
1.出自《詩·大雅·云漢》我心憚暑,憂心如薰。
2.出自《為梓州官屬祭陸郪縣文》夫萬里之別,猶使飲淚成血,思德音之斷絕;況百年之分,能不憂心如薰,想公子兮氛氳。
6.
熏陶;感染。
1.出自《爭臣論》﹝陽城﹞居於晉之鄙,晉之鄙人薰其德,而善良者幾千人。
2.出自《紹興府學鄉射圃記》諸生在位皆起肅興讓,薰為至和。
3.出自《南海康先生傳》有名師間日演說,以薰善其德性。
7.
溫暖;和煦。
1.出自《春秋繁露·暖燠孰多》天之道,出陽為暖以生之,出陰為清以成之。是故非薰也,不能有育;非漂也,不能有熟。
2.出自《史記·樂書》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
8.
溫和貌。參見“薰然”。
1.出自《莊子·天下》薰然慈仁,謂之君子。
2.出自《享惠昭太子廟樂章》展矣禮典,薰然德馨。
3.出自《陪始平公燕柳溪》詩桃李歸時應盛發,薰然和氣滿春城。
4.出自《宋處士碑陰銘》見公四子二孫……皆恭敬樂易,薰然有君子之行。
9.
煙氣。
1.出自《蕪城賦》薰歇燼滅,光沉響絕。
10.
熏爐。
1.出自《曉起》詩遠寺鳴金鐸,疏窗試寶薰。
11.
通“葷”。本指姜、蔥、蒜、韭等有辛辣味的蔬菜,后亦泛指魚肉等有腥膻味的食物。參見“薰辛”。
1.出自《儀禮·士相見禮》膳葷,謂食之葷辛物蔥薤之屬……古文葷作薰。
2.出自《有唐宋州官吏八關齋會報德記》或時疾病,公輒累月不茹薰。
3.出自《黃竹子傳》張故業梨園,飲以薰,寢以檀,語笑於群艷,居紅牙綠綺間者數年。
12.
通“勳”。功勛。
1.出自《隸釋·漢淳于長夏承碑》策薰著于王室。
13.
用同“醺”。參見“薰薰”。酒醉貌。
1.出自《文選·張衡〈東京賦〉》君臣歡康,具醉薰薰。
2.出自《白雪遺音·馬頭調·消魂二月》三月里清明節,玉美人兒薰薰醉。
14.
香草名。一名蕙草。參見“薰蕕”。
1.出自《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
2.出自《漢書·龔勝傳》薰以香自燒,膏以明自銷。
3.出自《夢溪補筆談·藥議》零陵香,本名“蕙”,古之蘭蕙是也。又名“薰”。
4.出自《浣溪沙》詞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
15.
引申指和風。
1.出自《金漳蘭譜》故為臺太高則沖陽,太低則隱風,前宜面南,后宜背北,蓋欲通南薰而障北吹也。
2.出自《玉芙蓉·初夏溪上宴集》曲南薰乍入樓,夏木低沉牖。問韶華何處,駒隙難留。
1.尊貴顯赫。
2.指地位尊貴顯赫的人。
3.致人于尊貴顯赫的地位。
1.尊崇向慕。
1.尊重信奉;尊重相信。
1.高尚的行為。
1.稱人姓氏的敬詞。
1.尊寵愛幸。
1.對同輩年長者或己兄的敬稱。
2.對他人之兄的敬稱。
3.朋友﹑共事者之間的敬稱。
1.對自己母親的敬稱。
2.敬稱他人之母。
莊重而威嚴尊嚴的會場|民族的尊嚴|維護法律尊嚴。
1.對長者儀容的敬稱。
1.推崇敬仰。
1.尊奉侍養。
1.重要。
1.對人儀表容貌的敬稱。
1.尊﹑彝均為古代酒器﹐金文中每連用為各類酒器的統稱。因祭祀﹑朝聘﹑宴享之禮多用之﹐亦以泛指禮器。
1.君主的意愿。
2.稱他人意見的敬詞。
1.重用。
1.尊敬優待。
2.地位尊貴﹐生活優裕。
1.對人寓所的敬稱。
1.高遠。
1.對人生辰干支的敬稱。造﹐舊時星命術語﹐即生辰干支。
1.亦作"尊嫜"。
2.舅姑。對丈夫父母或對人公婆的敬稱。
1.見"尊章"。
1.稱輩分或地位高的人。
2.佛教語。梵語"阿梨耶"(ārya)意譯為尊者﹑圣者。亦泛指具有較高的德行﹑智慧的僧人。
1.尊敬。
2.對人妻的敬稱。
1.猶尊意。
1.泛指酒器。參見"尊譚"。
1.酒樽中的弩影『應劭《風俗通.怪神.世間多有見怪》"予之祖父郴﹐為汲令﹐以夏至日詣見主簿杜宣﹐賜酒﹐時北壁上有懸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其日便得胸腹痛切……攻治萬端﹐不為愈◇郴因事過至宣家﹐窺視﹐問其變故﹐云'畏此蛇﹐蚮入腹中。'郴還聽事﹐思維良久﹐顧見懸弩﹐必是也。則使門下史將鈴下侍徐扶輦載宣﹐于故處設酒﹐杯中故復有蛇﹐因謂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它怪。'宣遂解﹐甚夷懌﹐由是瘳平。"后以"尊中弩"謂因疑慮而引起恐懼和疾病。
1.謂有慧根的高僧。
①尊崇而敬重尊重權利|尊重他的意見。②莊重放尊重些,不要過分放縱。
1.尊崇君主﹐澤惠生民。
1.輩分高的親屬。
1.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尊﹐盛酒器;俎﹐置肉之幾。
2.常用為宴席的代稱。
1.語本《晏子春秋.雜上十八》"仲尼聞之曰'善哉!不出尊俎之間﹐而折沖于千里之外﹐晏子之謂也。'"后以"尊俎折沖"喻在宴席談判中制勝對方。
1.山石尖銳重疊。
1.高峻陡峭。
1.遵照辦理。
1.猶言遵照稟承。
1.猶遵照,遵從。
1.謂遵照皇帝的詔令。
1.敬重;崇敬。
1.遵照并服從。
1.遵照實行。
1.遵循正道。亦以比喻遵循法度。
1.猶言遵守道義。
1.猶言尊崇道德。
1.亦作"遵循"。
2.逡巡。卻退貌。
1.遵循效法。
2.遵守法紀。
1.遵循并恢復。
1.沿著海岸。